2015/11/29

張英哲: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3) (原標題:『懦夫蔡德本的哀嚎-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3)

張英哲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   (3) 

原標題:懦夫蔡德本的哀嚎-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關於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勇士不需懦夫憐憫!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開始撰寫 2014/9/12
最近修訂 2018/3/20  


目錄
(1)
摘要
附錄:   民族的苦難與偉大的民族

1.      開場白
2.      張璧坤和張碧江兄弟 ( 張璧坤、張碧江和父母親的的照片)

3.       19501953年的蔡德本-開始成為一個乖順的中國國民黨黨員
4.       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

5.       執行張碧江生前未完成的工作
6.       1950年代是甚麼樣的時代?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
………………………………………………………
(2)
7.       蔡德本在195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7-1 蔡德本在1950年為了什麼而加入國民黨?
7-2 蔡德本自認為是『國民黨的走狗
8.       蔡德本對政治死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
9.       蔡德本陷入妄想、疑神疑鬼、自戀、懦夫的哀嚎
………………………………………………………
(3)
10.   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10.1蔡德本一方面稱張璧坤為好漢,另一方面卻誣衊他
10.2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10.3蔡德本借虛構的人物咒罵張璧坤
10.4蔡德本借虛構人物和謊言誣衊張璧坤

11.   蔡德本捏造張璧坤的遺書

12.    蔡德本答應當國民黨政權的線民(抓耙仔)

附件: 張碧江的文章以及他的日文與漢文手稿的照片
其他的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註釋
………………………………………………………

(本文裡圓括弧裡附”-IT的文字是本文的作者張英哲(Ingtek)所做的補充註記。)
(本文圓括弧裡的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


摘要
本文是為了要執行張碧江生前遺留而未完成的工作文關係到台灣的一段歷史。
   
力圖上昇的民族沒有悲哀 ! 力圖上昇的民族不會悲哀 !

「蕃薯仔哀歌」不是一本要書寫台灣人悲哀的著作,而是一本要誣衊政治受難者的著作,也是要吐露作者蔡德本自己懦夫的哀號!

(1947) 二二八大屠殺和 (1949) 四六學潮之後 (1950年以前),以及在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統治的1950年代上半期當全台灣和嘉義朴子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和大學生走向反抗的陣營,反抗貪腐殘暴、敗逃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時候,並且一如蔡德本自己描述的,當朴子那些「富正義感的青年菁英幾乎都被殺光、被逮捕光了(88)、並且被酷刑、被判重刑、被處死刑、被長期牢獄,當中國國民黨政權暴露其極端殘暴的面目,施行恐怖統治的時候,當全台灣處於腥風血雨的時代,蔡德本就在這樣的年代裡,為了追逐個人的榮華與顯達的前途,為了獲得『難得的甜頭』-公費留美的機會-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這個中國國民黨。(這一段經歷的真實性由作者蔡德本自己負責。) (3)
(本文以下圓括弧裡的書頁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

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絕不像書裡的獻詞所說的,『謹以此書獻給白色恐怖的死難者』,他反而藉這部著作對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87以下,316-317) 他更藉這部著作,以小說為形式以不實的、虛構的、甚至是捏造的文字、謊言、以作者自己充滿著疑神疑鬼的幻想和幻覺、以及自戀的語言,「汙衊侮辱台灣白色恐怖統治下的受難者與死難者」,並且以小說做藉口企圖閃避別人對他的指責與批判。
「蕃薯仔哀歌」一書,不是在描述蕃薯仔的悲哀,而是在宣洩蔡德本自己的幻想、幻覺、妄想、疑神疑鬼、猜疑、自戀與懦夫的哀嚎!

蔡德本先生啊,你為什要汙衊誹謗白色恐怖統治下的受難者、死難者與其家屬呢!?

蔡德本啊! 你沒有那個時代的台灣左派好漢的熱血,你沒有懷抱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共有的正義感與社會的理想抱負你沒有加入反抗國民黨以及追求正義與理想的組織行動。這樣的你,你沒有被熱血青年牽連、被供出、被密告價值! 你是一個只會鑽營個人私利榮景、乖順的國民黨員,一個拖著庸人辮子的懦夫!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犧牲慘重。但是我們,左派受難倖存者與死難者的家屬、遺族,只有傷痛,沒有悲哀。我們沒有像懦夫蔡德本在他的『自序』裡說的『哀音綿綿』。我們不需懦夫的同情與憐憫!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真實人物的著作不是小說、不是文學。捏造的東西以及歪曲真實事蹟的著作不是史料。

如前述,「蕃薯仔哀歌」既沒有文學的價值,也沒有史料的價值。要不是因為我們做為朴子人在仔細研讀蔡德本的這本著作後發現,既不是小說,更不是史料,而是作者意圖以所謂的『小說形式掩藏著他自己既不高尚又不善良的動機與目的,而且寫出既不高尚又不善良的作品我們從而認為有必要把它揭露出來否則,他和他的這一本著作,真的一點都不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加以評論。

總結: 在「蕃薯仔哀歌」的開頭,蔡德本坦承,自己為了追求個人的榮景甜頭而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中國國民黨。(2-4, 32) 接著他也不怕別人認為他國民黨的走狗』。(237) 最後他更承認,他答應當中國國民黨專制政權的「線民(抓耙仔)」。(459) 這是蔡德本為自己直到「蕃薯仔哀歌」出版時的一生所描繪的、前後一貫的完整形象。


附錄
張英哲
民族的苦難與偉大的民族
(摘自: 張英哲: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政治死難者唱安魂曲,待完成的手稿,2010年。)

在革命時代降臨時,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青年使台灣民族在世界革命史上沒有缺席,只是不幸,他們的大部分連同他們懷抱的理想被扼殺於萌芽。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青年隕落以來,六十五年過去了。六十五年後的今天,要求民主、公平和正義的社會力量所要反對的敵人大部份還是相同的。過去所反對的敵人和社會關係,今天仍然盤據在台灣和世界各地的資本主義社會裡。

連同1947年的228大屠殺,那些數不盡千萬的政治受難者要贈送給不幸的台灣民族予歷史記憶和智慧。他們的苦痛應當接受高貴民族的同情和嘆息;他們值得接受偉大民族為死難者佈置的安息葬禮,為倖存者照顧餘生;他們的親人和子女應當受到有情有義民族的安慰與團結。

他們有的去世得太年青,而倖存下來的已經垂老。他們每一位縱使沒有沒有留下英雄的事蹟,卻一定懷抱著英雄的氣慨,懷抱著追求社會進步的理想,義無反顧地走向革命改造世界的道路。他們的理想和抱負被扼殺於萌芽,他們臥倒在自己的血泊裡。

我們埋藏著哀傷,要來治療他們被槍彈貫穿的傷口,使之癒化為能夠說話的嘴唇和舌頭,讓他們以堅毅的聲音說出一個不幸的民族強韌的革命精神和綿延的革命傳統; 說出他們自己為什麼為自由民主與人權而奮鬥,說出他們自己反壓迫反剝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追求社會進步、建造新社會、改變世界和解放人類的雄心壯志; 也說出他們所懷抱的、未能實現就帶進墳墓的理想。

生前不是英雄,死後要為他們追加勳榮。要像對待戰死沙場的軍人一般,為他們舉行葬禮。在他們的葬禮上,不要面露哀戚,不要心懷憂傷,不要悲慟哭泣,不需為他們奏哀樂。要為他們吹奏嘹亮的革命號角,戰鬥的樂章,為他們高聲合唱國際歌 /  Die Internationale要在心底為他們吟詩禮讚,為他們合唱安魂曲,讓他們的屍骨不再荒煙漫草,靈魂不再漂泊無靠。台灣左派永垂不朽世界左派永垂不朽!

我意識到,自己負有使命,要把一代台灣青年左派的歷史恰如其份地擺放到台灣史和世界史適切的位子,並闡述其歷史意義。

力圖上昇的民族不會讓悲劇使自己沉淪;能夠為深沉的苦難表達適當的哀思與憐憫,是偉大民族不可或缺的氣質。

但是,在民族的苦難史裡只訴求冤屈的民族,表現不出任何偉大和任何歷史首創的精神; 一直沉淪在悲哀歷史的民族,不能自我解放; 不能從悲愴歷史裡走出來的民族,不能獲得獨立。    (摘自: 張英哲 「台灣教授協會主辦(2014/2/22): 白色恐怖不見了? 抗議教育部微調公民與社會課綱研討會」上 關於「偉大民族」與「1950年代台灣左派」的發言。錄存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m7fcNJMsg ,發言在 13:37分鐘/min. 20:00 分鐘/min)   


(續前)

10.  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10.1蔡德本一方面稱張璧坤為好漢,另一方面卻誣衊他
從留學美國回台不久,1954102蔡德本被國民黨政權的特務機關約談羈押。(10, 312) 他為什被約談? 自從在被約談、被載往特務機關的路上,蔡德本就開始想: 他自己做為一個乖順忠貞的、已通過思想安全檢查才得以留美回台的國民黨員,他首先想的自然不是他自己做過甚麼國民黨政權禁止人民做的事而被約談,而是開始思索,究竟是被誰牽連? (14) 而根據他在「蕃薯仔哀歌」書裡所述,等到他被羈押在情治機關以後,他被要求說明,他家裡哪來禁書,一本毛澤東文集[45] 和一本日文的唯物辯證法讀本,以及他和共產黨的關係。蔡德本於是陷入胡思亂想-自己究竟是被誰密報?

整本「蕃薯仔哀歌」裡從頁14開始直到書末結束,蔡德本一方面虛構幾個人物,借這些人的話自戀地把自己的一生寫成一個聖人,『蔡兄很有修養,…..沒有埋怨,沒有怨恨。』(216); 另一方面他寫得鬼哭神號,如喪考妣,『被這個政府貼了紅色標籤,佑德以後再也不能在這個政府下追求功名利祿了! .... 好慘!(471)

蔡德本更虛構一個非常像他自己一樣的人物黃青田(林敬壽密告而被羈押的黃青田)『他(黃青田)很在意。他擔心這回事會影響到他自己今後的仕途。他真是一個無用之輩啊!(343) 蔡德本自己也真是一個無用之輩啊!

本文寫到這裡才第一次出現林敬壽這個人物的名字,但是這一位林敬壽並不是一位真實的人物,而是蔡德本虛構的、卻是最重要的人物。因為蔡德本只有藉這一位虛構的林敬壽的謊言,即只有且必須藉虛構的人物以及這位人物的謊言,他(蔡德本)才能夠證明張璧坤 密告(蔡德本)蔡德本自己沒有確實的證據可以證明張璧坤 密告(蔡德本),他只能胡思亂想,疑神疑鬼。為了證明張璧坤密告他,他只能求助於虛構人物以及謊言,而這又只能借助小說的形式。然而虛構的謊言怎麼能夠被用來證明真實世界的事物呢! 那不是證明,那是汙衊! 那是毀謗! (詳見下10.4蔡德本借虛構人物和謊言誣衊張璧坤)

這裡要重複強調上面的一段話: 汙衊真實人物的著作不是小說、不是文學; 虛構捏造的東西以及歪曲真實事蹟的著作不是史料。所以「蕃薯仔哀歌」這本著作既不能被看作是小說,更不能被當做史料; 因此它既不是小說更不是史料。
------------------------
回到蔡德本被羈押以後的回憶與自白。我們把他在「蕃薯仔哀歌」裡的自白書的資料整理一下:他在大學時期就參加過好多社團,這些社團有些是反國民黨政府的左派青年的社團,有些是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他回憶,大學四年(1946-1950)期間他的關係『最有問題』。(15, 28, 32) 甚至他曾經在1946-1947年間和一位共產黨員李水井(真人真名)『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了將近一年』。(28-32, 44-46, 56) 1947年二二八大屠殺後師範學院英文系的學生減少了十人。(32)

二二八大屠殺之後1947蔡德本在師範學院參與創立「台語戲劇社」,並任社長,(後來-IT)社裡面有十多名社員加入共產黨(44-45) 同年朴子的大學生創立「學生聯誼會」,張璧坤推薦蔡德本出任會長,璧坤自己擔任副會長。(46) 1949年發生四六學運,師範學院英文系的學生由四十多名減到二十名。(36)

到了1954年朴子的那些富正義感又反國民黨政府的『青年俊彥幾乎都被()捕光了。(88) 蔡德本的朴子同鄉、朋友和同學已有超過三十人被判有罪。(28) 而朴子人李水井、鄭文峰(文邦)和黃師廉則早在1950510日同一天被逮捕。(IT)他們正是在蔡德本加入國民黨的那個時候、於19501129日就被國民黨政府槍決了。(32-33) 這個案件同一天共有11位知識青年被槍決。[46] 後來朴子人台大電機工程系的學生黃嘉烈[47] 也於1953年殞命了。

何需別人牽連,何需別人誣賴,何需別人告密,單就以上這些公開的經歷與關係,蔡德本當時就已經不能免於被特務機關指控「與匪交往密切」,「知匪不報」等的重罪。(76) 可是他卻只被羈押(無罪感訓)短短13個月,這或許是國民黨的特殊人物才能夠享有的特殊禮遇呢! 他何需為這13個月而疑神疑鬼,而鬼哭神號呢! 享有的特殊禮遇的國民黨的特殊人物: 第一,他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員。(2-4, 32) 其次,他也坦白,不怕別人認為他國民黨的走狗』。(237) 最後他更自爆,他答應當中國國民黨專制政權的「線民(抓耙仔)」。(459)  

蔡德本此時不去推崇朴子那些同鄉、朋友和同學們反國民黨政府的英勇與追求社會正義的情操,不去哀思他們慘烈的犧牲,不去嚴厲批判這個政府的貪腐殘暴和恐怖統治,他反而冷血冷語、甚至輕佻談論政治受難者與死難者,他反而為了這區區短短13個月的牢獄,疑神疑鬼,懷疑被牽連,凡四十年

以下我們從「蕃薯仔哀歌」裡重建出來的敘述,雖然是他在13個月無罪感訓期間的回憶,卻也是他四十年直到1994/1995年以及之後出版「蕃薯仔哀歌」、一直揮之不去的夢靨的內容。所以我們說,1955年出獄,此後一生疑神疑鬼凡四十年,1995「蕃薯仔哀歌」漢文版出版他時年70

蔡德本疑神疑鬼,他分析與推論: (佑德=蔡德本)的朋友被判有罪的,大多在他出國前已被捕定罪。如果他們當中有人和他有犯罪的關聯,他出國就不可能了。唯一的例外是張玉坤(張璧坤),他是在佑德(蔡德本)出國後(19542)才被捕的。張璧坤被逮捕前,(蔡德本)已通過特務機關徹底的審查,確定思想沒有問題才能獲准於19539月去美國留學。現在他留美回台後竟被約談羈押,那麼一定是張玉坤(張璧坤)供出的,他是被張玉坤(張璧坤)牽連的。(15, 30)蔡德本的這些分析、推論與結論是證據嗎? 不是證據,而是疑神疑鬼。

沒有證據僅僅憑著猜疑臆測,蔡德本就開始胡思亂想,並進一步偏執地懷疑,一定是玉坤在被審問時『發生了些對佑德不利的事情。(30)

於是關於他家裡有禁書的事,蔡德本就毫不猶豫地認定是張玉坤(張璧坤)向特務機關告發的。
『他們怎會知道那本書在他(佑德)的書架上呢? 佑德不停地思索著。顯然是常到家裡來的人告訴他們的。那麼這人必是玉坤,不做第二人想。(72)難道玉坤為了怕死而告發佑德?(73)

「蕃薯仔哀歌」全書從這裡(72)開始蔡德本更加疑神疑鬼雖然蔡德本的朋友,同學和朴子青年在此之前已有三十多人被判刑(28),蔡德本卻偏執地猜疑張璧坤一個人。他猜疑,一定是張璧坤被逮捕後因怕死而把他告發的。僅憑告發蔡德本家有一本禁書,張璧坤就可免於死刑的判決嗎? 蔡德本的智力太低了!

「蕃薯仔哀歌」全書從這裡(72)開始一路直到書的最後一頁,蔡德本從被約談羈押直到他被釋放的13個月,又從被釋放直到出版「蕃薯仔哀歌」的四十年間他陷於幻覺,陷於疑神疑鬼,認為他被張璧坤牽連、告發誣賴。於是蔡德本要用四十年的時間以及477頁一整本的「蕃薯仔哀歌」來誣衊張璧坤,詆毀張璧坤。這就是他撰寫和出版「蕃薯仔哀歌」的動機與目的,也是貫穿整本「蕃薯仔哀歌」最主要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證據僅憑著猜疑臆測,蔡德本著書汙衊張璧坤。對照蔡德本的這種人格,我們來看當年滿懷正義感與理想的熱血青年共有的氣魄與高度。例如前台北市長吳三連的長子吳逸民(1929-2014)在白色恐怖的時代被囚禁13年。他在回憶自己被同學/同志供出沒有猜疑、沒有懷恨、沒有指控,他也沒有像蔡德本一樣,像一個懦夫鬼哭神號,他更沒有像蔡德本一樣著書汙衊朋友、同學、同志

65年後的今天,當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當年滿懷正義理想的共產黨,而且變得惡名昭彰的時代,吳逸民對自己曾經是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經懷抱的共產主義的理想仍然帶著恬然的自傲,他不愧是一個左派的好漢。平靜地述說自己熱血青年的時代:

我就是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的熱血大學生1949年我在同學歐振隆的介紹下,加入「民主自治同盟」,那是共產黨的外圍團體,需經半年以上的觀察,才能加入共產黨。
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時間有誤,正確是195428-IT註。)又有經濟系的張英杰自首,供出台大商學系的歐振隆是共產黨員,歐振隆被捕後,又說出洪金盛吳崇慈本人等台大經濟系的學生。因此,1952223日我被逮捕,當時是二十三歲的台大經濟系四年級學生。(..) 同學歐振隆被判死刑。[48] 

這是白色恐怖時代同學/朋友/同志,或自首,或被逮捕後一連串供出的例子之一。

張璧坤被捕,他的組織關係是被特務原始發現的嗎? 不是,他也是被供出的。那位供出者是被特務原始發現的嗎? 大部分不是,那位供出者也許是自首的,或許也是被供出的,也或許是線民(抓耙仔).. 這些白色恐怖時代的政治受難者就這樣被發現,他們構成直向串鍊,構成橫向聯網。

像這樣,若有人被別人、被同志「供出」、「說出」、「牽連」、「告發」、「密告」又怎樣!? 在那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敗竄到台灣,霸佔台灣,實施戒嚴和恐怖統治,壓迫人民,殘殺民主力量的時代; 在那鎮壓、濫捕、拘禁、酷刑、槍殺、追殺、屠殺、瀰漫著腥風血雨的時代; 在那個「寧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時代,有人性的人還會要求政治受難者在嚴刑逼供之下、在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刻,必須忍受酷刑,堅持不吐實,選擇被酷刑到殘廢或死亡嗎?

政治受難者涂南山曾經被特務要求交代同黨、組織的關係。他曾面臨被判死刑的生死關頭,他回憶: 特務對他說,『你就交代交代吧,交代了就放你回去。(…..) 一時之間我想招()(…..) 突然之間我感到自己完全破產,才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竟然這麼卑鄙,(…..) 在那一念間我破產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為了想要人家放你出去,得到自由,脫離暗房、地獄,就想出賣我們在船上開會要一起打倒國民黨的五個人。』『人到了生死關頭,下意識想要求生,不顧一切,最後只會看到自己一個人而已。他們說,我只要「交代」了,就會放我回去。….. 如果我招了,我就是背叛,(…..) 但沒到生死關頭,你不會想到自己會做出背叛的事。這時我才看清自己。』他繼續說:當然我誓死不交代,否認一切。結果案子只有我一個人。…..而輕輕判我十年徒刑。』[49] 涂南山真的能夠像他所說的那樣做嗎? 如果是真的,那麼他若不是極少數的特例之一,就是一個小咖。涂南山的話有些神話般的英勇、美麗與矛盾,但不需要對之太深入追究苛責,到底這是人的生死關頭。不要過份相信神話,美化神話,從容就義誠然崇高,可是誰有權利要求政治反抗者選擇被處死刑!?

如果法西斯國民黨政權的特務都普遍的像對待涂南山一樣對待其他自首的人和被逮捕的人,放任這些人要招不招,放任這些人嚴守秘密、守口如瓶,不說出組織,不供出同志,而不對之嚴刑逼供,那麼國民黨政權的特務就像吃素的出家人,而不是法西斯國民黨的劊子手; 那麼台灣1950年代台灣青年左派的犧牲也不可能幾千幾萬人那麼慘重,那麼那一段台灣歷史也就不是白色恐怖、腥風血雨的歷史。

再舉一例: 被判十五年徒刑的新營中學教員黃玉坤:『邱來傳是共產黨員,他介紹我入黨。1950年他遭政府通緝而逃亡,我改受學長陳金目領導。』『195061日我被捕,幾天後被提審,就是要我承認我是共產黨()我很乾脆地承認,並自願蓋印,因為我認為,死也好,沒甚麼好留戀。總之不過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以當時的環境來講凡是熱血青年與有正義感的人都會走(加入共產黨-IT)這一條路。[50] 黃玉坤不愧是一個左派的好漢。和前述的吳逸民一樣,黃玉坤在回憶自己被逮捕被下獄十五年時也沒有猜疑、沒有懷恨、沒有指控、更沒有著書汙衊同學/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

蔡德本啊! 你沒有那個時代的台灣左派好漢的熱血,你沒有懷抱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共有的正義感與社會的理想抱負你沒有加入反抗國民黨以及追求正義與理想的組織行動,這樣的你,你沒有被熱血青年牽連、被供出、被密告價值! 你是一個只會鑽營個人私利榮景、乖順的國民黨員,一個拖著庸人辮子的懦夫!

10.2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蔡德本在開始誣衊張璧坤之前,卻是先把張璧坤描寫為「好漢玉坤」(34以下) 他在形式上做這樣的安排,是為了顯示他是持平的嗎? 然而問題在於內容,而不在於形式內容既然不是學術批評,而誣衊個人,那麼就沒有所謂持平或不持平的問題。

張玉坤(張璧坤)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蔡德本為什麼又稱讚他、又詆毀他? 

張璧坤的高中時代(1939 – 1944)


張璧坤,出生年1924。 
1946年他先考取國立台灣大學,8月又考取台灣升中國國立大學的公費生。1946年底他選擇到上海就讀國立暨南大學經濟學系1947年台灣發生228大屠殺時期他還在上海暨南大學。1947年暑假他曾短期回台灣。1948年夏天他返回台灣,10月轉學入台灣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二年級。在這期間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台灣大學的外圍組織。1949年他活耀參加「四六學運」。19505月他開始逃亡,那時他是台灣大學經濟系四年級生,台大法學院學生自治會的副會長。195428他被逮捕,1954824日被判死刑。受難日: 1956926日。
這裡摘錄四位作者對張璧坤的描述- 蔡德本、曾建元、黃玉坤 和  楊玉輝楊玉輝說,張璧坤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在摘錄他們的敘述之前我先說明一下編輯要點。

張英哲的編輯前記
做為張璧坤的胞弟,我們非常感謝四位作者的辛勞。
我們一方面感謝曾建元教授張璧坤撰寫一篇張璧坤小傳」。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指出,曾建元的「張璧坤小傳」這一篇文章裡有些缺點: 有些日期不正確,有些待考的事蹟沒有清楚註明資料來源,有些資料直接引述自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而沒有檢驗蔡德本的這些資料是否是正確的史料,是否符合事實,是否是蔡德本捏造的,例如所謂張璧坤的遺書以及遺書裡的內容。而另一位作者Blurry又直接引述曾建元的著作裡不正確的部分。[51]

不過,我們也不應過份苛責曾建元教授和其他幾位評論者(張碧江的文章提到的評論者)。他們會做出不符事實的引述或評論,部分原因是由下列的情況造成的: 因為這些評論者不容易知道,「蕃薯仔哀歌」裡的人物和故事到底有多少虛、多少實,有多少真實人物,有多少小說人物和情節,有多少幻覺,有多少事實。這些評論者從而也就更不容易知道或判斷,這本著作到底是小說或是史料,而作者寫作與出版這一本著作的動機與目的又是甚麼。而這些現象又是因為,「蕃薯仔哀歌」裡面的人物與其事蹟只有一些朴子人比較知悉瞭解。(當然,或許有外地人的研究者也知悉「蕃薯仔哀歌」裡面的一些真實人物與其事蹟的片段。)而大部分推崇、誇獎和美化蔡德本的著作的評論者都不是朴子人,這就難怪他們欠缺藉以評論這本著作的某些資訊與問題意識」。而反過來說,「蕃薯仔哀歌」這本著作是否值得這些評論者和引述者花時間認真閱讀並認真探究其虛實、探究作者寫作的動機與目的,也不無疑問。「蕃薯仔哀歌」這本著作既不是史料,也不是小說,它到底有沒有文學或史料的價值呢?
(
詳見拙作懦夫蔡德本的哀嚎」。)

蔡德本和「蕃薯仔哀歌」兩者都有一些須要加以批判的問題。批判性地檢視這些問題正是「懦夫蔡德本的哀嚎」一文的任務。

「懦夫蔡德本的哀嚎」一文尚未完成。(2015/4/6)不過讀者可在本網誌先參閱張碧江的一篇文章:「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懦夫蔡德本的哀嚎」一文也是要執行張碧江生前遺留的工作。

編輯加註的文字以(IT)表示。
---------------------------------------
其他關於張璧坤的文章還有: 謝聰敏(台灣前立法委員):葉城松和張璧坤-獻給嘉義的勇士們, http://taiwanrevolution.blog52.fc2.com/blog-entry-86.htm; 羅美行(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臺灣光復後回大陸升學的回憶, http://www.scimao.com/read/1872071


1

蔡德本
好漢玉坤(張璧坤) (縮節版)

好漢玉坤」一文原載於: 蔡德本:「蕃薯仔哀歌」,遠景出版社1997年版本,頁34-3711節。

「蕃薯仔哀歌」裡的張玉坤不是小說建構的人物,而是一個真實人物,他的真名是張璧坤。而佑德就是蔡德本自己。
好漢玉坤」的縮節版的電子檔製作與編輯:張英哲。編輯加註的文字以(IT)表示。

(….. …..)
玉坤(張璧坤-IT)在幼稚園、小學都是佑德的上一級。他一直都是個引人注目的人物。要寫他的事,不是三言兩語講得完的。
小鎮只有一家公立幼稚園,兼收日籍與台籍小孩。每當台灣小孩被日本人欺負時,玉坤總是挺身而出,以他高大的體格,毫不畏縮地一人對付兩三人打架。小學的校際運動會時,在壓軸好戲的接力賽跑中,玉坤一出場,總是受到全校同學的喝采。稍後進入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IT),玉坤更成了黑帶的柔道高手,名噪一時。一言蔽之,玉坤是個群中之龍的英雄人物。
不過在二二八事件中玉坤和大部份的大學生一樣,並沒有積極的活動 (1947年二二八大屠殺時玉坤在中國上海的暨南大學就讀。IT) 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大都是已成名的菁英,或是地方上素孚眾望的人物。()尚未享有盛名地位的大學生,幾乎沒有受到損害。不過以二二八事件為轉捩點,大學生對政府感到極度的失望和憤怒,從而急速傾向反政府,轉而從共產主義中去尋找失去的希望。一年內,此傾向如燎原之火蔓延到全島,一發不可收拾。玉坤可能就是在這個時期加入共產黨的。
學生們舉行示威遊行,大聲疾呼著反政府的口號。不用說,玉坤總是走在遊行的最前頭。
政府終於決心,展開以智識份子為對象的大整肅,大量搜捕學生。這就是二二八事件翌年所發生的四六事件(或稱四六學生事件)(不是二二八事件翌年的1948年,而是1949年。IT)

大學生經此重大打擊人數銳減了一半以上。 佑德所唸的英文系學生人數由四十多名變為二十名周慎源(真人真名-IT)所唸的數學系竟只剩下一名!不過這並不意指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被捕逃亡的和失望輟學的恐怕比被捕的更多

當然玉坤是被捕的主要對象(於是他於19505月開始逃亡IT)玉坤逃離朴子後(到多處躲藏IT)
(……………………………..)
他察覺到被捕的危機早已祕密地離開宿舍躲在朴子家中特務在宿舍沒逮到他立即南下包圍他的老家當便衣特務乒乒乓乓地敲打他家正門時玉坤全身穿著黑色衣服由二樓以繩索縋到後面的屋頂按照計畫好的路線順利地逃亡成功這是玉坤第一次脫逃

玉坤逃離朴子後躲在十多公里外的近海的小村子楫子寮一年後特務們查出了他的行蹤動員了大量的的員警去包圍他的住處然而玉坤早已警覺地在那前一天離開一日之差特務們又撲了個空

玉坤離開小村後進入山區和其他的政治犯會合他們在山中有一個基地過著勉強自給自足的生活不管外面的特務是如何拼命地想抓他們他們就這樣苟且地過了兩年。(我們不計較蔡德本在此使用「苟且」這個很不適當的字詞對待政治受難者。IT)

兩年後的一天玉坤單獨一人喬裝為農夫下山到嘉義市在東市場(…..) (被逮捕了)(他於195428被逮捕IT)
(….. …..)
玉坤的綽號叫甘地。
----------------------------------------

編輯說明: 以上從『他察覺到被捕的危機早已祕密地離開宿舍躲在朴子家中….. …..在東市場(…..) (被逮捕了)』的這幾段以及在此節略的幾段敘述有些不盡符合事實而比較像是戲劇化的小說創作或為影片效果而寫的劇本但有些也不太妨礙對玉坤的正描側寫。所以在編輯時就給予部分保存
=====================
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的其他地方對張璧坤的描述:
『周慎源體格健壯,富於正義感,和玉坤特別投緣。』(33)
玉坤有很強的正義感』,他幼少時就常『扶弱鋤強』。(75)
玉坤極愛台灣及愛民族而去反抗腐敗的(國民黨)政府。』(216)

2

曾建元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節縮版)
曾建元: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全文原載於「極光」,第83期,(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8-40

(作者曾建元為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任台灣教授協會法政組召集人。)

「張璧坤小傳」縮節版的製作與編輯: 張英哲。
編輯加註的文字以(IT)表示。本文的標題裡張璧坤的受難日1955.9.26.有誤正確是1956.9.26.IT
曾建元的「張璧坤小傳」這一篇文章裡的一些缺點請參閱上面的編輯前言。

張璧坤,同學稱其綽號為甘地。台南州東石郡朴子街(今:嘉義縣朴子市)人,192495日生,自幼體格高大,每逢台灣學生受日本學生欺侮,每挺身而出,日漸萌生民族意識。朴子男子公學校、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畢,任職於東石郡役所,並受徵召入日本陸軍。19458月,日本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歸建東石郡役所,奉派至日本軍隊點收物品,並響應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支部。1946年考取國立台灣大學,8月再考取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考選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法政科,乃選擇就讀於上海國立暨南大學經濟學系。1025日,於台北市中山堂與民眾共同歡迎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來台視察。經三個月於升學內地大學公費生班受訓,於11月至暨大報到。

在暨大就學期間,思想左傾,常與暨大十四名台灣公費生至台灣旅滬同鄉會會長李偉光主持之偉光醫院處集會。194711日,上海大中學生舉行抗議美國強暴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暴行之遊行活動,由台灣學生擔任糾察隊作為隊伍前導。2月,台灣爆發二二八事變,暨大台灣公費生集會座談並出版壁報、演講聲討政府暴行。而由於國共內戰日益激烈,影響學生公費預算,乃有搶救教育危機之學生運動爆發。1947517日,上海國立大專院校在上海醫學院召開學生代表聯席會議,成立上海市國立學校學生聯合會,並由各校推選代表组成滬杭區國立院校搶救教育危機晉京請願聯合代表團到南京請願。暨大、復旦、同濟、交通等校相繼罷課,18日政府頒布〈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禁止10人以上請願、一切罷工、罷課與遊行示威,但當日上午,上海各校學生仍雲集暨大歡送晉京請願代表團並舉行「反内戰、反飢餓」大遊行。國民政府軍警布設五、六道防線,企圖阻止學生遊行。暨大學生排在最前列,交大殿後,當遊行隊伍到達蘇州河邊河南路天后宮橋,為軍警馬隊攔住去路,張璧坤與台灣籍暨大學生羅美行、杜長庚等一躍而上,抓住韁繩,扭轉馬頭。馬隊陣腳大亂,學生們乘機衝過防線。最後勝利到達公園。赴南京請願學生代表團,於20日於南京珠江路為軍警鎮壓,是為五二血案,上海學生乃於21日下午成立南京慘案後援會,向政府提出抗議,有中上學校七十餘所參與23日、24日總罷課。由於暨大在學運中的活躍表現,乃贏得東南民主堡壘的美譽。28日,軍警持槍進入暨大逮捕學生六十餘人,其他各校亦有學生被捕。30日,上海市學生聯合會成立,暨大當選為主席團成員。暨大、交大、復旦等校教授抗議政府逮捕學生,宣布罷教,63日成立營救被捕同學家屬聯合會。政府不得不於8日前陸續釋放被捕學生。10日,全上海市學生舉行控訴總罷課,紅五月學生運動始落幕,事後暨大有一百多位學生遭停止公費或退學處分。

1947年暑假,張璧坤返鄉與蔡德本、鄭文峰等組織朴子學生聯誼會,任副會長,並加入青雲劇社參與台語改編之曹禺《天未亮》(《日出》)、田漢《南歸》與亨利.貝拉曼(Henry Bellamann)原著、薩姆.伍德(Sam Wood)導演之電影《金石盟》(King’s Row)改編之《愛流》等戲劇於台北、嘉義、朴子各地之演出。19479月,暨大左翼社團雷社創社,張璧坤參與其間,194712月,暨大史地學系台灣公費學生徐萌山出任雷社社長。雷社主要活動為印發書刊《黎明》,組織山海工學團、讀書會、報告會,開展系科班级工作與社團活動,著名活動有號召同學到上海棚戶訪問、辦理滬西區工人夜校、到蘇南太湖、宜興從事社會調查與農民運動、發動抗議政府於19471029日於獄中殺害國立浙江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于子三,及發動救濟失業工人和貧民的救飢救寒運動。

19484月,張璧坤參與徐萌山領導雷社串聯暨大學生參與上海學生旅杭團,至杭州春遊並於浙江大學于子三廣場公祭于子三與舉行控訴會和團結晚會等系列活動,(4)8日,參與暨大四八反迫害鬥爭,與中國國民黨籍職業學生衝突,遭到打傷,為徐萌山掩護送偉光醫院救治而免遭逮捕。下半年,台灣省政府停發公費生生活費,826日,上海特別刑事法庭對具有共黨間諜嫌疑之上海各大學學生展開大逮捕,張璧坤、徐萌山及白明三名台灣學生列名其中,張璧坤乃經地下黨安排逃離上海,於(1948)9月返回台灣並進入台大經濟系就讀。

(19489)張璧坤返台後,即應台大同班同學鄭文峰邀請,於9月參與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台大法學院支部,接受鄭文峰與葉城松領導,並協助擔任台大法學院學生自治會常務理事之葉城松辦理會務。台大訓導長鄭通和於194810月命令學生社團於12月辦理重新登記,張璧坤則協助葉城松陸續成立台灣歌謠研究會、合唱團、時事研究會、台大壁報會以及流動圖書館,並參與推動194810月反續招生運動、19492月自費生與半自費生請求補貼米貸運動、329日青年節營火聯歡晚會,和支援(1949)四六事件救援行動等活動,同時將中共地下黨黨報《光明報》按學生名冊分別郵寄,並在公共場所書寫標語。

19498月,台大法學院商業專修科畢業生王明德等多人被捕,《光明報》組織系統曝光,葉城松於10月逃亡,張璧坤乃繼葉城松,接受學工委徐懋德領導,出任台大法學院支部書記。

19502月徐逃亡,於3月偷渡大陸,張璧坤改由學委會書記開南商工職業學校教師李水井領導。先後吸收省立師範學院學生自治會主席周慎源黃嘉烈李炎輝張英杰歐振隆洪金盛、吳崇慈等人加入地下黨。同年5月李水井被捕,張璧坤(開始)逃亡。
(……)
195428日張璧坤被捕。接著葉城松、胡滄霖等人也被捕。1955425(正確應是1954824-IT)台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以台灣省工委會台大法學院支部葉城松等叛亂案被告,判決葉城松、張璧坤死刑。張璧坤之父張其德,以藏匿罪名判刑十年。

同年926日,(正確應是:1956926-IT)張璧坤與葉城松、胡滄霖、賴正亮、吳玉成等五人在馬場町遭到槍決。
※※


3
黃玉坤憶張璧坤[52]
(出處: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以前在學校時很照顧我,並常帶我去吃點心的台南二中學長張璧坤,畢業後到上海暨南大學唸書,放暑假回來台灣時會來宿舍找我。他可能在上海時就已參加組織,曾借我看《聯共黨史》。我因中文程度不好,於是他又介紹我唸其他有關社會主義的日文書,如何上肇的作品。何上肇是京都大學的教授,對馬克思主義研究很透徹,先寫了一本《貧乏物語》,又寫了一本《第二貧乏物語》,對我影響很大。我本來對社會問題沒甚麼認識,看過他的作品才知道,因而改變了我對階級的看法,導致我思想左傾。另一本矢內原忠雄的《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台灣》,讓我徹底對國民黨失望。然而這在當時不只我如此,而是很普遍的現象。


4

楊玉輝
台灣「四六事件」前後的暨大台灣學生 (節縮版)
張璧坤和劉碧堂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

(作者楊玉輝是台灣人,1946當年他同是上海暨南大學的台灣留學生。)


本縮節版的製作與編輯:張英哲。編輯加註的文字以(IT)表示。

194612月初,上海暨南大學迎來了l4位台灣學生。他們是在台灣考上台灣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後分配到暨南大學的。當時考上公費生的共有一百名,全部分配到北大、復旦、武大、浙大、廈大等著名國立大學。但到了19494月,仍在暨大念書的只剩下5名同學,其他同學大都因參加學生運動,而且已完全暴露,先後不得不離開學校。杜長庚、許夢雄(徐萌山)、羅美行(白明)離校後到了解放區,而其他離校的同學大都於1948年就回到台灣。

回台6位同學中我最懷念張璧坤和劉碧堂。他們二位均係台灣南部嘉義縣樸子鎮(:朴子市-IT)人,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張璧坤身材魁梧,疾惡如仇。他在暨大學生運動中曾痛打破壞、干擾學生運動的特務頭子田某,特務們恨他入骨。由於這些特務很有可能轉入台灣,所以當我們得知張璧坤將返台時,大家都極力勸他到解放區去,不要回台灣。但是他明知特務們會報復,卻斬釘截鐵地說,幹革命就要在自己的家鄉。

張璧坤(1948年暑期)回台後,轉學入台灣大學,並參加地下黨。(1948年暑期張璧坤回台灣,10月轉學就讀台灣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二年級。IT) l949年張璧坤因參加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學生大遊行(四六事件/四六學運)而被追捕,被迫離開台灣大學,返回家鄉。1950年國民黨政府公開通緝張璧坤。[53]

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張璧坤堅持鬥爭四年,直到195428日被特務逮捕,並於1954926日被槍決。犧牲時年32歲。(IT)
( ….. ….. ….. )
劉碧堂也同於1948年回台灣並轉學到台灣大學。他於1950年被逮捕,被判處l2年徒刑,不幸同年在監獄裡病逝。
※※

10.3蔡德本借虛構的人物咒罵張璧坤
這一位原先被蔡德本讚譽為好漢的張璧坤,一位有很強的正義感,幼少時就常扶弱鋤強』的張玉坤(75),積極參與學運,拓展學運,宣傳理念,爭取優秀的大學生加入反貪腐的國民黨政府的組織,拓展組織,也是楊玉輝推崇為男子漢革命者的張璧坤卻在蔡德本自己被約談羈押13個月以後(1954-1955年間)突然被同一個蔡德本汙衊為告密者、誣賴者、牽連別人的人

蔡德本自從被約談羈押以後直到出版「蕃薯仔哀歌」(19941995)的四十年間,長期陷於嚴重的自戀、猜疑、幻想、幻覺、妄想、疑神疑鬼。他陷於自戀的幻想,怨控別人:如果不是玉坤的牽連,佑德很可能是一名改革學校教育的佼佼者,前途似錦。(471)。他呼天搶地,懦夫哀嚎,哭自己似錦的前途被此13個月的牢獄之災徹底給毀滅了。

於是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虛構人物,捏造不實,憑著猜疑與幻覺就認為,他自己被張璧坤牽連”(471),被他 誣賴”(166),被他告發”(73),被他密告為共產黨員(308, 310,166),才遭此牢獄之災。事實上蔡德本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共產黨員,他沒有被牽連、被 誣賴,被告發價值。他只是一個懦夫!

蔡德本疑神疑鬼、猜疑的事,他無法證實,張璧坤也不能反駁,也不能對質。因為張璧坤已不在人間,他已於1956年被處死刑,血染馬場町。他已經不能講話了。1956年是蔡德本被釋放的隔年;之後將近四十年蔡德本都在準備把他的疑神疑鬼與猜疑轉變成文字,並且最終將之出版

任何人,若利用往生者已經不能說話也不能辯解,而以捏造不實的事加罪於往生者,這樣的人,在現實世界裡若不是愚蠢,就是罪行,或兩者都是蔡德本屬於哪一類?

本文不是要、也不需要為張璧坤辯解,因為蔡德本自己在著作裡已經一連串否定自己的猜疑;這也是很奇怪、令人難解的事!

蔡德本在被羈押審訊時胡姓特務已經一再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不是張璧坤供出他、牽連他的。胡特務問蔡德本,是誰把毛澤東文集帶到他(蔡德本)家的。蔡德本因為沒有確切的證據,所以只能囁囁嚅嚅地回答:『也許是玉坤。』然而胡姓特務立即斷然否定:不是他。』(100) 此時,根據「蕃薯仔哀歌」裡面了描述,蔡德本沒有反駁該特務的否定,突然拋出一個沒有事實根據的、也沒舉證、僅憑幻覺產生的無賴推測:果如推測,毛文集這檔事是玉坤招出來的。(100)蔡德本甚至再加上一句:玉坤的謊言造成另一個新的謊言。(102) 顯然蔡德本拿不出事實根據、卻仍然偏執地要嫁罪張璧坤。

後來蔡德本被特務否定、被逼急了,終於對特務說:『說句老實話,並沒有人帶來(毛澤東文集)那樣的書。(…..)那是張玉坤要誣賴我是共產黨員,才編出那樣的謊言。』(166) 特務又再一次斷然否定蔡德本,而說:『你說張玉坤誣賴你才編出那些謊言,是嗎? 沒這回事,你不要亂猜。(167)

眼光僅及達自己的肚臍、又深怕別人指指點點說他是『國民黨的走狗(237)蔡德本,在那個時代哪有資格加入共產黨!? 他家裡有毛澤東文集這件芝麻小事又有什麼被左派青年招供出賣的價值呢! 何況,毛澤東文集是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為了誣衊張璧坤而自編的故事。(107, 305) (台灣在戰後到1950年代初那時代是否有毛澤東文集? 此事待考。就算當時有毛澤東文集,它對蔣介石政權而言雖是洪水猛獸的大事,對台灣左派青年而言只是芝麻小事,它不是台灣青年認識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重要著作。[54])

我們真的不能理解,蔡德本為什麼要編造這種爛戲碼: 在特務面前他一方面企圖以汙衊張璧坤為自己脫罪,另一方面他也把自己汙衊和嫁罪張璧坤的企圖,立即被特務斷然否定的事,誠實地寫出來。我們真的不能理解,這種 創作是甚麼小說/文學流派,又有甚麼高深的學問或文學的價值? 在我們看來,他或者要以誠實說出自己被否定的事實來為自己贖罪,或者因故弄玄虛而暴露自己的低智愚蠢。

在「蕃薯仔哀歌」裡從頁14開始直到書末結束蔡德本用了許多篇幅虛構故事,詆毀張璧坤。他胡亂虛構故事,故弄玄虛,說他自己於1954118日被送到台北青島東路軍法處看守所,在那裏他遇到張璧坤。(180以下, 248以下、312 ) 接著,蔡德本或者藉(「蕃薯仔哀歌」出版時)已往生(而不能求證對質)的人,例如鹿仔(真人真名:黃頂)(212以下),魔斯拉(真人真名:葉金柱) (384, 423),李登科(真人真名:李登安) (433, 452, 462),或者藉小說形式虛構人物,例如吳警官、劉龍頭(216),林敬壽(291以下)、黃青田 (291以下,307-313, 326, 327, 342, 344),李江(433, 434, 448)等人,進一步編造幾則虛構的故事。就這樣,蔡德本藉這幾位或實或虛的人物,不是為了成就作品的善美與真實,而是要藉這些虛虛實實的人物,咒罵張璧坤。

『玉坤被捕後沒幾天,鹿仔也被捕了。當然是根據玉坤的自白。(215) 『鹿仔常常想到玉坤就咒罵他一頓。』吳警官說:咒罵玉坤的人多得很。』(216) 林敬壽說:關於玉坤,閒話很多。到底他連累了多少人呢?(307以下)
蔡德本也借李登科咒罵玉坤:(…..) ! 因為隱匿了那傢伙(指張璧坤-IT),我們李家全都遭殃。我看見那傢伙時,真想打他一個耳光。』(451, 452)

蔡德本不批判殘暴的國民黨政權的恐怖統治,擴大逮捕保護張璧坤的人民,蔡德本反而借這些人咒罵張璧坤。蔡德本啊!你在貪腐殘暴與恐怖統治的時代,在革命與反革命鬥爭的時代,你站在哪一邊呢!?

蔡德本順便又自戀、又虛偽、又假裝同情。
劉龍頭說: 『可是蔡兄很有修養,不但沒有咒罵玉坤,連一句埋怨的話也沒說過。 (…..)。』蔡德本假慈悲地答腔:『可是我不能埋怨玉坤。 (…..) 如果救得了他的命的話,做朋友的受一點苦也無所謂。(…..)。』劉龍頭又說:『蔡兄真是好人。』(216)

蔡德本用整本書的大篇幅怨恨張璧坤,污衊張璧坤,此時卻說不怨恨他,要為他受苦。蔡德本真是一個虛偽得令人瞧不起的小人啊!


其實蔡德本有如獨演木偶劇掌中戲,他自己躲在幕後,好像不必由他自己發聲,而借木偶發聲,就可以咒罵(玉坤)張璧坤。事實上這些虛虛實實的人物咒罵張璧坤的話都是蔡德本自己要說的話。蔡德本真是個無恥的懦夫,他的這種人格行徑令人不齒。我們要揭露他這些惡意虛構與捏造的卑劣

10.4蔡德本借虛構人物和謊言誣衊張璧坤

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發揮了幻想與捏造的長才,建構了幾位不是真實的人物。他捏造了幾位像他自己一樣擅於說謊、又會「胡說八道」的角色,其中最關鍵、最具決定性的人物是林敬壽(林龍頭)。為了繼續污衊張璧坤,蔡德本不得不虛構時間和場景。蔡德本自己和虛構的人物林敬壽被關在新店的安坑軍人監獄(291, 311, 400, 405, 434, 466)而張璧坤則被關在台北市青島東路的軍法處看守所,兩地相隔十多公里,蔡德本林敬壽卻說他們 看到 張璧坤;張璧坤『無顏見故人,不敢面對佑德,害怕佑德。』這些都是愚蠢的虛構,把張璧坤變成幽靈。於是蔡德本必須寫道: 張璧坤的影子『如海市蜃樓般地消失。』 (「蕃薯仔哀歌」的第63節、標題「瞬間的重逢」,頁250以下。)

而林敬壽則像個抓耙仔鬼鬼祟祟地對蔡佑德說出謊言:『我的確看見玉坤在寫密告書。….. 直覺他在密告某人。…..後來他悄悄告訴我你(蔡佑德)的名字。他(玉坤)又說,他自己的行為太卑鄙,很對不起你(蔡佑德)。』 (311) 林敬壽又說:關於玉坤,閒話很多。到底他連累了多少人呢?(307以下)玉坤可沒有臉見你呀。(326)

以上這一段包括虛構的人物林敬壽與他的「直覺的謊言」,蔡德本把這些虛構與「直覺的謊言」用來作為完整汙衊張璧坤最關鍵的材料,若沒有這些材料,那麼蔡德本就沒有任何可以汙衊張璧坤的真實證據與材料。

蔡德本先美化林敬壽,並相信他說的話,其實林敬壽的謊言就是蔡德本自己的謊言。林敬壽曾對蔡德本說:『我和玉坤不同,我不曾密告別人。』(342)。蔡德本就跟著說,『林敬壽的確不像玉坤那樣連累別人。』(344)可是事實上林敬壽『也密告了黃青田。』(341, 342, 344) 『對黃青田來說,老林(敬壽)是卑鄙的人。』(344) 而黃青田又很像是蔡德本自己的替身。『他(黃青田)很在意。他擔心這回事會影響到他自己今後的仕途。他真是一個無用之輩啊!(343以下) 蔡德本把這些人物描寫得反反覆覆,只擔心自己的仕途的庸人,而他自己也是一個反反覆覆、只擔心自己的仕途的懦夫,一個無用之輩啊!

蔡德本為了汙衊張璧坤而捏造出來的人物林敬壽,在完成說謊的任務之後,必須從戲劇舞台消失,以免日後面對真實世界要求對質的時候,徒留後患。因此蔡德本必須給他賜死,並且在他死前無情地給他奚落一番。這一位生前被蔡德本描繪成義氣凜然、英勇無比,與蔡德本推心置腹,把蔡德本奉承為『無藥可救的好人』(310)的林敬壽,更充當蔡德本的抓耙仔,最終在聽到法官的死刑判決時『魂魄俱散』。(350)蔡德本無情無義啊

蔡德本捏造的這些故事,虛構這些場景,其內容顛三倒四、反覆無常。為了汙衊張璧坤,蔡德本無所不用其極。難怪張碧江嚴厲斥責,有人借小說胡說八道。


而蔡德本更卑劣的是捏造張璧坤的遺書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蔡德本捏造張璧坤的遺書
「蕃薯仔哀歌」的結尾,第106節的標題是「遺書」(433以下),第107節的標題是「幻象」。(433以下、436以下) 這兩章節的內容是甚麼?

蔡德本在「遺書」這一章節再虛構一個人物李江。『李江敏捷地交給佑德小小的紙張,說道: 玉坤的遺書。叔叔托我的。』(435以下) 虛構的「遺書」裡寫著: 『請原諒。你(指蔡德本)的友情使我痛哭。』 『我感覺真可恥,在我的體內流著漢民族的血。』(437) 有文評者喜愛引述或輾轉引述這句話。這些文評者或許不知道,所謂的「張璧坤的遺書」根本就是蔡德本的捏造物。[55]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關於死刑,蔡德本以冷血無人性的筆調寫道:『玉坤終於被槍決了。處刑的地方就是離這裡(監獄)不遠的安坑刑場。可是槍聲是不會傳到這裡來的。』『(…..) 佑德不由自主地去想像著誰來收拾玉坤的屍體。』(434)

「遺書」和「幻象」這兩章節的時間和地點都是捏造的。另外「蕃薯仔哀歌」的第63節、標題「瞬間的重逢」,如前述也是捏造的。(250以下)

證據一是,愚蠢捏造時間: 蔡德本撰寫「遺書」和「幻象」這兩章節,其時間背景是在蔡德本被釋放前,即他還在新店安坑軍人監獄的時候。蔡德本被羈押感訓13個月的時間是從1954102日到1955112日。而張璧坤則於195428日被逮捕,他的死刑受難日是1956926日。
張璧坤被槍決時蔡德本已經離開監獄超過10個月了,他(蔡德本)怎麼可能在監獄知道張璧坤被槍決呢!? 不可能! 那麼是蔡德本後來以小說的形式 真實的遺書建構成一紙時間倒置的遺書嗎? 不可能! 因為事實上世界上並沒有張璧坤的「遺書」。張璧坤也沒有把自己的遺物交給虛構的人物李姓叔姪。(435以下、436)

證據二是,愚蠢虛構場景: 蔡德本自己和虛構的人物李江被關在新店的安坑軍人監獄(291, 311, 400, 405, 434, 466)而張璧坤則被關在台北市青島東路的軍法處看守所,兩地相距十多公里,囚犯如何可能傳遞「遺書」!? 絕不可能!

蔡德本繼續惡意虛構故事,把玉坤(張璧坤)死後變成「幻象」。他寫道:『佑德的腦海裡出現了玉坤的幻象。』『那幻象對佑德說: 感激你的友情,我哭了。…..我沒有臉見你。』蔡德本自己也變成「幻象」,假惺惺地對張璧坤說:『我不怨恨你!(440)

蔡德本真是一個不知羞恥是何物的人! 他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就是為了撰寫並出版這一本四百多頁的「蕃薯仔哀歌」,為的就是要汙衊張璧坤,要宣洩他對張璧坤莫名其妙的仇恨和嫉恨。現在他竟然有臉對張璧坤說:『我不怨恨你!』蔡德本真是個虛偽的懦夫!

所以所謂的張璧坤的「遺書」全然是蔡德本捏造的。蔡德本捏造「遺書」不是為了增加作品「蕃薯仔哀歌」的善與美。那麼是為了甚麼?

蔡德本企圖藉著一紙「捏造的遺書」和捏造「幻象」,一則要證明他先前懷疑和指控張璧坤的事是真的,再則要發洩他對張璧坤的冷血與仇恨。為此他還虛構幾幕場景: 張璧坤在死亡前、甚至死亡後終於對他(蔡德本)表示感激、自責與懺悔(439, 440)

所以,所謂的「張璧坤的遺書」和「張璧坤的幻象」的情節全部都是蔡德本捏造與虛構的謊言。

捏造」的語意已經包含惡意的虛構。惡意虛構的、捏造的東西能夠證明真實的世界嗎? 絕不可能! 然而它確能反過來證明蔡德本自己的愚蠢、不高尚又不善良的人格、動機與目的愚蠢,因為他不知道,他惡意的虛構和矛盾會被揭穿!

小說、文學或藝術作品,有時可以虛構,也可以在時間方面刻意失真(Anachronism),也不妨礙作品可以因此成就善與美。但是如果是作者為了汙衊真實人物的目的而虛構,而故弄玄虛(180以下, 183以下, 251, 291, 433, 437, 439, 440),這就是惡意的虛構那麼這樣的作者在現實世界裡若不是愚蠢,就是罪行,或兩者都是蔡德本屬於哪一類?

蔡德本到底為什麼對張璧坤懷著深仇大恨?! 這個謎,令人難解!? 回顧一下蔡德本記載的歷史真實情境:19478月朴子的大學生創立「學生聯誼會」,『張璧坤在選舉會長的席上大大稱讚蔡德本在台語戲劇社展露的組織能力和戲劇才華,極力推薦蔡德本出任會長,璧坤自己擔任副會長。(46) 不過這個謎,循著本文以上的解析一路下來,也不難理解!

既然「所謂的遺書」是蔡德本捏造的,那麼蔡德本必須在「蕃薯仔哀歌」的劇本裡最後使他所捏造的遺書毀滅。如同他(蔡德本)前此為了謊言而虛構一位人物林敬壽一樣,必須為這個虛構的人物執行死刑,使這個虛構的人物從戲劇舞台上消失,使這個虛構的 人物證據毀滅,以免日後面對真實世界要求真相的時候,謊言被拆穿。為此,蔡德本最後必需毀滅虛構的遺書」,於是他寫道:『玉坤的遺書已經處理掉了。』(465)

12.   蔡德本答應當國民黨政權的線民(抓耙仔)
最後卻不是不重要的是,蔡德本在被感訓上課期間,對洗腦教育,表現優異,因而獲得獎賞-家屬破例獲准面會。(403, 407, 408, 413, 455) 接著他更自述,他在被羈押滿一年的時候,因為他表現忠貞,並且對特務說:『請傅指導員體察我是反對共產主義,而一直擁護國民黨政府的。』(455)他更宣誓效忠政府(457),並且祕密接受被國民黨政權的特務吸收為「線民(抓耙仔)(459),才得以在一個月之後就被提早釋放,即總共羈押的時間才一年又一個月。這是不是他當中國國民黨黨員與線民才獲得的特殊禮遇與獎賞? 這是不是他又一次獲得『難得的甜頭』!? (4) 他又說,被判感訓的人如果沒有像他這樣獲得特殊的禮遇與獎賞,一般必須被羈押感訓三年。(407- 408)關於這一部分,「蕃薯仔哀歌」的結尾,第111節、標題:「個別談話」有生動的描述。(407-408, 413, 453-459, 464)

總結: 在「蕃薯仔哀歌」的開頭,蔡德本坦承,自己為了追求個人的榮景甜頭而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中國國民黨。(2-4, 32) 接著他也不怕別人認為他國民黨的走狗』。(237) 最後他更承認,他答應當中國國民黨專制政權的「線民(抓耙仔)」。(459) 這是蔡德本為自己直到「蕃薯仔哀歌」出版時的一生所描繪的、前後一貫的完整形象。

蔡德本何以如此坦白!? 不過,這個問題,這個關於一個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沒有品質的懦夫的問題,已經不值得我們再浪費時間去探究了!

(全文完)
==============
開始撰寫 2014/9/12
最近撰寫/修訂 2015/11/26; 2016/1/1
=================


附件:
張碧江的文章: 「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

                    「朴仔腳月報」第36期        張碧江的文章



張碧江的日文與漢文手稿

========================

其他的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台灣政治受難者數位資料庫: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org01.asp

張碧江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45-354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朴仔腳月報」第36 張碧江的文章; 張碧江的日文與漢文手稿的照片: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張白鶴、張緞(張瑛玨)姊妹訪問紀錄,載於: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者):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三輯,台北1999,第二輯,頁625-6412)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14-322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張英哲:19702000年歐洲台灣人的社會-政治運動: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本文原載於:台灣史料研究,第37(20119月出版),頁139-143;另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3940,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594,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610)

黃金和、黃郁文母子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1-306

鄭素娟女士(鄭文峰之胞妹)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周慎源: 參閱1)周慎平先生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下冊,頁581-584。另參閱2)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 周慎源在24:00-25:00 分段):周慎源在1950年化名楊仔逃亡到桃園蘆竹中福村,受當地農民吳清溪兄弟掩護收留。1951111日周慎源在桃園中路茄苳溪橋附近被特務射殺,屍骨無蹤。吳氏兄弟後來也都被槍決。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5-24

吳逸民訪談文,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紀錄):【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IT)

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楊玉輝: 台灣 四.六事件前後的暨大台灣學生,張璧坤和劉碧堂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原載於:「台胞之家」(20091123) http://www.tailian.org.cn/n1080/n1141/n2827/n2887/678892.html   
(最後閱覽日期: 2015年10)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者) /張炎憲(真相研究小組召集人):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20062月,頁168

1946年台灣旅中公費生- 民視新聞台 台灣演義 2015/4/5首播

10:00分段(分鐘段落): 1947/2/28 以後公費生考試因社會經濟通貨膨脹而停招; 19475月開始出現「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
13:00分段: 中國國民黨政府開始在武漢大學逮補示威者,並開槍射殺三名學生。
16:00+32:00分段: 許雪姬女士憶祖父,她是公費生許益悟的姪女。
22:00分段: 滯留中國的台灣人在中國文化革命時期遭受批鬥。



民間真相和解與促進會http://taiwantrc.org/

曾建元 (2009/1/19) : 哀音綿綿、蔡德本與《蕃薯仔哀歌》裡的嘉義朴子左翼青年身影,原刊登在「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job_id=145699&article_category_id=1565&article_id=75972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4-48

曾建元(2009/1/7):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載於「極光」,第83期,(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8-40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曾建元(2008/12/23):葉城松小傳(1923-1955.9)載於「極光」,第86期,(2009/1/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152799.html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4-37

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藍博洲: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 1994, 1995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98-136

陳俊哲(2014/12/8): 朴子歷史場景二三事,https://zh-tw.facebook.com/Chiayi.Puzi.School/posts/755043987904820

【臺灣故事島】王吾公、林文達、烏蔚庭:我們臺大四六驚魂記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17.html

楊武男(Yang, Bulam)(2012/3/16):《學潮再現》四六紀念開幕演唱會─四六事件在師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m9jicbJ4w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Abohome)(2006/12/15): 安息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mDOtZ3WkQ

Whitedoor-1950(2012/6/1): 安息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R8xj32Gz8 

謝聰敏(2014/6/6): 葉城松和張璧坤-獻給嘉義的勇士們, 載於: http://taiwanrevolution.blog52.fc2.com/blog-entry-86.htm

羅美行(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臺灣光復後回大陸升學的回憶, http://www.scimao.com/read/1872071



1946-滯留在大陸的國民黨公派生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張璧坤和劉碧堂的故事在11)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鐘明宏(2014): 一九四六.被遺忘的台籍青年,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3439; 紙本(沐風文化出版 2014)
(Blurry 鐘明宏應是同一作者,他的資料有很多不正確。)


歸鴻亭(2013): 紀念228事件66週年 展出涂炳榔10年黑牢生涯記實http://newnet.tw/mobile/comment.aspx?num=5654(在這一篇訪問稿裡涂炳榔提到一位朴子的台大學生陳元智。這一位可能是國民黨特務的線民。)

為紀念228事件66週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繼去年11月舉辦「228事件與青年學生特展」之後,今年仍以小人物的生命故事為主軸,策劃「228參與者的生命軌跡:涂炳榔特展」,希望透過19歲學生涂炳榔參與1947228事件倖免於難,後又閃過1949年的四六事件,但卻還是沒躲過1952年白色恐怖10年牢獄的傳奇遭遇,見證那個動盪的時代氛圍。

涂炳榔今日親自出席這項特展,他說,19歲他以同等學歷考取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遭遇政府武力鎮壓學生運動事件,只是因為臺大學生陳元智自白書裡提到1949年暑假曾經參與臺大經濟學系學生張璧坤主持之讀書會閱讀《唯物論辯證法》,結果4個臺大學生歐振隆、吳崇慈、吳逸民、洪育樵,一個師大學生也就是他,以及2個社會青年吳哲雄、洪金盛,一共7個人先後被捕。()



※※※


註釋


[1] 本文以下圓括弧裡的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蔡德本是嘉義朴子人,他的生日: 1925126日。(253)
[2] 參閱「蕃薯仔哀歌」的作者自序。
[3] 黃永川: 「蕃薯仔哀歌」,載於:菜脯根月刊,1997825日出刊;引述自: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這篇文章的電子檔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4] 參閱: 彭明敏為「蕃薯仔哀歌」撰寫的序,載於此書的頁9-10
[5] 參閱: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6]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參閱本文的附件。) (張碧江不是一位文學界或文評界的人物。他的這篇文章的原手稿有日文版與漢文版,而刊登出來的是漢文。漢文的電子檔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7]  鄭文峰張璧坤兩人是政治死難者、台大法學院左派組織的同志。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8]  參閱: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 另參閱: 曾建元(2009/1/7):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載於「極光」(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10] 陳凱劭( 200899):蕃薯仔哀歌:白色恐怖的日子又將來臨 http://blog.kaishao.idv.tw/?p=2111#more-2111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1] 林佩蓉、陳慕真: 在闇黑的年代、為理想掌燭的作家,訪談前輩作家蔡德本,載於:台灣文學館通訊,第18期,20082月,頁72;這一篇文章的PDF檔可用關鍵詞「在闇黑的年代」Google-搜尋獲得。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2] 曾建元 (2009-01-19) : 哀音綿綿、蔡德本與《蕃薯仔哀歌》裡的嘉義朴子左翼青年身影,原刊登在「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job_id=145699&article_category_id=1565&article_id=75972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4-48 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3] 在吳濁流的作品台灣連翹裡面有他自己以及其他很多真實的人物。有論者把這部作品看作是吳濁流的自傳小說。我們則認為,它不是小說,而是以文學的筆調寫他自己、也寫真實的他人以及社會政治批判。吳濁流在此著作裡臧否許多真實的他人,然而他沒有為了自己的私情私利而以虛構的敘述汙衊他人
[14] 參閱: 蔡耀景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27和頁295-354
[15]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者) / 張炎憲(真相研究小組召集人):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20062月,頁 168
[16] 參閱: George KERR (1965): Formosa Betrayed (柯喬治: 被出賣的台灣陳榮成譯,日本東京玉山學舍出版,1973年初版。)
[17] 參閱: 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5-24
[18] 參閱: 1)周慎平先生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下冊,頁581-584。另參閱2)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 周慎源在24:00-25:00 分段):周慎源在1950年化名楊仔逃亡到桃園蘆竹中福村,受當地農民吳清溪兄弟掩護收留。1951111日周慎源在桃園中路茄苳溪橋附近被特務射殺,屍骨無蹤。吳氏兄弟後來也都被槍決。3)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19] Vgl. David Salomon : Demokratie, Köln 2012, S.94 ff.. 
[20] David Salomon : Demokratie, Köln 2012, S.96.
[21] 邱國禎(1998, 2007):近代台灣慘痛檔案,第五輯,李水井等11位知識份子同一天被槍決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myword_index.htm;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05/myword_05010.htm#1曾建元(2009): 李水井小傳(1920-1950/11): http://www.greatroc.org/thread-4975-1-1.html.
[22] 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23] 參閱:黃金和、黃郁文母子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1-306
[24] 蔡瑞欽、謝傳祖、楊舞井、林榮村,四人屬「台南市委會朴子小組案」,楊舞井和林榮村兩人是朴子栗仔崙國校教員,資料參考: 藍博洲: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1995年,頁169
[25]  根據官方資料黃嘉烈於19497月由張璧坤介紹加入共產黨。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03,註釋22; 111113
[26]  參閱: (1)「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台大法學院支部葉城松案」和「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李水井案」,載於:李敖審定: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二輯,台北1991,第一輯,頁186-190(2)曾建元(2008/12/23):葉城松小傳(1923-1955.9)載於「極光」,第86期,(2009/1/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152799.html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4-37
[27] 參閱:張白鶴、張緞(張瑛玨)姊妹訪問紀錄,載於: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者):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三輯,台北1999,第二輯,頁625-6412)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14-322
[28] 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29] 參閱: 楊玉輝: 台灣「四.六事件」前後的暨大台灣學生,張璧坤和劉碧堂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原載於:「台胞之家」(20091123) http://www.tailian.org.cn/n1080/n1141/n2827/n2887/678892.html
[30] 參閱:(1)「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李水井案」,載於:李敖審定: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二輯,台北1991,第二輯,頁93-105(2)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118
[31] 張碧江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45-354
[32] 涂炳榔先生訪問紀錄,載於: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頁216
[33]  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
[34] 蔡耀景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24-343
[36] 曾建元:曾群芳同志的故事,連載於:台灣日報,2004.12.30.2005.1.07.,頁17,引述文分載於200515,6日和7日;在引述文裡括弧內的文字和下畫線是本文作者所加。
 另外,曾建元的一篇研究指出:「台大法學院支部」在1949年當時的台大校園裡的活動力是相當活躍的。「台大法學院支部」在書記葉城松和張璧坤(分別於194910月和19505月-張英哲增補)相繼逃亡後,台大的學生運動才沈寂下去。參閱:曾建元:台大校史的補白-戰後台灣校園政治事件之研究,載於: http://www.wufi.org.tw/%E5%8F%B0%E5%A4%A7%E5%8F%B2%E7%9A%84%E8%A3%9C%E7%99%BD, 2005年。另參閱: 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37] 涂南山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63-104,引述自頁86
[38] 涂炳榔先生訪問紀錄,載於: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頁216
[39] 金恆煒接受「新台灣新聞週刊」專訪(2006/9/1):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3458
[40] 吳逸民受訪摘要,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資料):【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
[41]  反共主義者在那個時代是會被愛好民主的人們唾棄的。
[42]  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
[43] 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44] 參閱: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本文原載於:台灣史料研究,第37(20119月出版),頁139-143;另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3940,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594,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610)
[45] 澤東文集是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為了誣衊張璧坤而自編的故事(107) 台灣在戰後到1950年那時代是否有毛澤東文集,待考。就算當時有毛澤東文集,它也不是台灣青年認識社會主義的重要著作。
[47] 根據官方資料黃嘉烈於19497月由張璧坤介紹加入共產黨。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03,註釋22; 111113
[48] 吳逸民訪談文,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紀錄):【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IT)
[49] 涂南山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63-104,引述自頁90以下。
[50]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41243
[51] 參閱: (1)Blurry (今生今世): 1946-滯留在大陸的國民黨公派生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M.1408947260.A.B4C.html;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張璧坤和劉碧堂的故事在11)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2)鐘明宏(2014): 一九四六.被遺忘的台籍青年,頁215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3439
(Blurry鐘明宏應是同一作者,他的著作有不少不正確的資料。)

[52] 黃玉坤憶張璧坤,出處: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54] 參閱: (1)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8; 郭振純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66; (2)黃玉坤憶張璧坤,出處: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55] 例如: 曾建元: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全文原載於「極光」,第83期,(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