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9

張英哲: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2) (原標題:『懦夫蔡德本的哀嚎-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2)

張英哲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   (2)

原標題:懦夫蔡德本的哀嚎-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關於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
勇士不需懦夫憐憫!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開始撰寫 2014/9/12
最近修訂 2016/3/20  


目錄
(1)
摘要
附錄:   民族的苦難與偉大的民族

1.      開場白
2.      張璧坤和張碧江兄弟 ( 張璧坤、張碧江和父母親的的照片)

3.       19501953年的蔡德本-開始成為一個乖順的中國國民黨黨員
4.       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

5.       執行張碧江生前未完成的工作
6.       1950年代是甚麼樣的時代?  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嘉義朴子的左派青年
………………………………………………………
(2)
7.       蔡德本在195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7-1 蔡德本在1950年為了什麼而加入國民黨?
7-2 蔡德本自認為是『國民黨的走狗
8.       蔡德本對政治死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
9.       蔡德本陷入妄想、疑神疑鬼、自戀、懦夫的哀嚎
………………………………………………………
(3)
10.   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10.1蔡德本一方面稱張璧坤為好漢,另一方面卻誣衊他
10.2男子漢 革命者 張璧坤
10.3蔡德本借虛構的人物咒罵張璧坤
10.4蔡德本借虛構人物和謊言誣衊張璧坤

11.   蔡德本捏造張璧坤的遺書

12.    蔡德本答應當國民黨政權的線民(抓耙仔)

附件: 張碧江的文章以及他的日文與漢文手稿的照片
其他的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註釋
………………………………………………………

(本文裡圓括弧裡附”-IT的文字是本文的作者張英哲(Ingtek)所做的補充註記。)
(本文圓括弧裡的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


摘要
本文是為了要執行張碧江生前遺留而未完成的工作文關係到台灣的一段歷史。

力圖上昇的民族沒有悲哀 ! 力圖上昇的民族不會悲哀 !

「蕃薯仔哀歌」不是一本要書寫台灣人悲哀的著作,而是一本要誣衊政治受難者的著作,也是要吐露作者蔡德本自己懦夫的哀號!

(1947) 二二八大屠殺和 (1949) 四六學潮之後 (1950年以前),以及在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統治的1950年代上半期當全台灣和嘉義朴子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和大學生走向反抗的陣營,反抗貪腐殘暴、敗逃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時候,並且一如蔡德本自己描述的,當朴子那些「富正義感的青年菁英幾乎都被殺光、被逮捕光了(88)、並且被酷刑、被判重刑、被處死刑、被長期牢獄,當中國國民黨政權暴露其極端殘暴的面目,施行恐怖統治的時候,當全台灣處於腥風血雨的時代,蔡德本就在這樣的年代裡,為了追逐個人的榮華與顯達的前途,為了獲得『難得的甜頭』-公費留美的機會-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這個中國國民黨。(這一段經歷的真實性由作者蔡德本自己負責。) (3)
(本文以下圓括弧裡的書頁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

蔡德本和他的著作「蕃薯仔哀歌」,絕不像書裡的獻詞所說的,『謹以此書獻給白色恐怖的死難者』,他反而藉這部著作對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87以下,316-317) 他更藉這部著作,以小說為形式以不實的、虛構的、甚至是捏造的文字、謊言、以作者自己充滿著疑神疑鬼的幻想和幻覺、以及自戀的語言,「汙衊侮辱台灣白色恐怖統治下的受難者與死難者」,並且以小說做藉口企圖閃避別人對他的指責與批判。
「蕃薯仔哀歌」一書,不是在描述蕃薯仔的悲哀,而是在宣洩蔡德本自己的幻想、幻覺、妄想、疑神疑鬼、猜疑、自戀與懦夫的哀嚎!

蔡德本先生啊,你為什要汙衊誹謗白色恐怖統治下的受難者、死難者與其家屬呢!?

蔡德本啊! 你沒有那個時代的台灣左派好漢的熱血,你沒有懷抱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共有的正義感與社會的理想抱負你沒有加入反抗國民黨以及追求正義與理想的組織行動。這樣的你,你沒有被熱血青年牽連、被供出、被密告價值! 你是一個只會鑽營個人私利榮景、乖順的國民黨員,一個拖著庸人辮子的懦夫!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犧牲慘重。但是我們,左派受難倖存者與死難者的家屬、遺族,只有傷痛,沒有悲哀。我們沒有像懦夫蔡德本在他的『自序』裡說的『哀音綿綿』。我們不需懦夫的同情與憐憫!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真實人物的著作不是小說、不是文學。捏造的東西以及歪曲真實事蹟的著作不是史料。

如前述,「蕃薯仔哀歌」既沒有文學的價值,也沒有史料的價值。要不是因為我們做為朴子人在仔細研讀蔡德本的這本著作後發現,既不是小說,更不是史料,而是作者意圖以所謂的『小說形式掩藏著他自己既不高尚又不善良的動機與目的,而且寫出既不高尚又不善良的作品我們從而認為有必要把它揭露出來否則,他和他的這一本著作,真的一點都不值得我們浪費時間加以評論。

總結: 在「蕃薯仔哀歌」的開頭,蔡德本坦承,自己為了追求個人的榮景甜頭而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中國國民黨。(2-4, 32) 接著他也不怕別人認為他國民黨的走狗』。(237) 最後他更承認,他答應當中國國民黨專制政權的「線民(抓耙仔)」。(459) 這是蔡德本為自己直到「蕃薯仔哀歌」出版時的一生所描繪的、前後一貫的完整形象。



附錄
張英哲
民族的苦難與偉大的民族
(摘自: 張英哲: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政治死難者唱安魂曲,待完成的手稿,2010年。)

在革命時代降臨時,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青年使台灣民族在世界革命史上沒有缺席,只是不幸,他們的大部分連同他們懷抱的理想被扼殺於萌芽。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青年隕落以來,六十五年過去了。六十五年後的今天,要求民主、公平和正義的社會力量所要反對的敵人大部份還是相同的。過去所反對的敵人和社會關係,今天仍然盤據在台灣和世界各地的資本主義社會裡。

連同1947年的228大屠殺,那些數不盡千萬的政治受難者要贈送給不幸的台灣民族予歷史記憶和智慧。他們的苦痛應當接受高貴民族的同情和嘆息;他們值得接受偉大民族為死難者佈置的安息葬禮,為倖存者照顧餘生;他們的親人和子女應當受到有情有義民族的安慰與團結。

他們有的去世得太年青,而倖存下來的已經垂老。他們每一位縱使沒有沒有留下英雄的事蹟,卻一定懷抱著英雄的氣慨,懷抱著追求社會進步的理想,義無反顧地走向革命改造世界的道路。他們的理想和抱負被扼殺於萌芽,他們臥倒在自己的血泊裡。

我們埋藏著哀傷,要來治療他們被槍彈貫穿的傷口,使之癒化為能夠說話的嘴唇和舌頭,讓他們以堅毅的聲音說出一個不幸的民族強韌的革命精神和綿延的革命傳統; 說出他們自己為什麼為自由民主與人權而奮鬥,說出他們自己反壓迫反剝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追求社會進步、建造新社會、改變世界和解放人類的雄心壯志; 也說出他們所懷抱的、未能實現就帶進墳墓的理想。

生前不是英雄,死後要為他們追加勳榮。要像對待戰死沙場的軍人一般,為他們舉行葬禮。在他們的葬禮上,不要面露哀戚,不要心懷憂傷,不要悲慟哭泣,不需為他們奏哀樂。要為他們吹奏嘹亮的革命號角,戰鬥的樂章,為他們高聲合唱國際歌 /  Die Internationale要在心底為他們吟詩禮讚,為他們合唱安魂曲,讓他們的屍骨不再荒煙漫草,靈魂不再漂泊無靠。台灣左派永垂不朽世界左派永垂不朽!

我意識到,自己負有使命,要把一代台灣青年左派的歷史恰如其份地擺放到台灣史和世界史適切的位子,並闡述其歷史意義。

力圖上昇的民族不會讓悲劇使自己沉淪;能夠為深沉的苦難表達適當的哀思與憐憫,是偉大民族不可或缺的氣質。

但是,在民族的苦難史裡只訴求冤屈的民族,表現不出任何偉大和任何歷史首創的精神; 一直沉淪在悲哀歷史的民族,不能自我解放; 不能從悲愴歷史裡走出來的民族,不能獲得獨立。    (摘自: 張英哲 「台灣教授協會主辦(2014/2/22): 白色恐怖不見了? 抗議教育部微調公民與社會課綱研討會」上 關於「偉大民族」與「1950年代台灣左派」的發言。錄存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m7fcNJMsg ,發言在 13:37分鐘/min. 20:00 分鐘/min) 


(續前)

7.     蔡德本在195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7-1 蔡德本在1950 為了什麼 而加入國民黨?

(1947)二二八大屠殺和(1949)四六學潮之後(1950年以前),以及在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統治的1950年代上半期當全台灣和嘉義朴子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和大學生走向反抗的陣營,反抗貪腐殘暴、敗逃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時候,並且一如蔡德本自己描述的,當朴子那些「富正義感的青年菁英幾乎都被殺光、被逮捕光了」,(88)並且被酷刑、被判重刑、被處死刑、被長期牢獄,當中國國民黨政權暴露其極端殘暴的面目,施行恐怖統治的時候,當全台灣處於腥風血雨的時代,蔡德本就在這樣的年代裡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加入這個中國國民黨。(3)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不是我們加給他的,而是他在書裡對自己的行為舉止所做的生動描述。入黨『典禮開始前有人從後面敲了一下佑德的肩膀。回頭一看是連某。他自我解嘲地說: 怎麼你也要來(同流)合污了。』(3) 這一段經歷的真實性由作者自己負責。 他為了什麼而加入中國國民黨呢?

蔡德本深知加入國民黨的好處和甜頭所以他比同時代的朴子正義青年更聰明,更識時勢風向,更懂見風轉舵,更知鑽營投機,早早機靈地、偷偷摸摸地加入國民黨,而且也真的因而不久就獲得好處和『難得的甜頭』。(4) 他確實是朴子小鎮上一個難得的、出類拔萃、前途似錦的人才。

正當許多富有正義感的朴子青年唾棄國民黨、反對國民黨政府,並遭受逮捕和槍殺,血染馬場町的時候,蔡德本不正是為了追逐個人的榮華與顯達的前途,為了獲得『難得的甜頭-公費留美的機會以及一生榮華的前景,而投機地加入國民黨嗎! 此外,他又說,後來(19491954)朴子的那些『青年俊彥幾乎都被()捕光了。留下來的,都是些沒有骨氣,正義感薄弱,只顧追求名利的男子。(88) 蔡德本在1954年底以前沒有被逮捕,他留活在監獄外,那麼他要把自己歸屬於哪一類青年呢!

蔡德本,根據他在「蕃薯仔哀歌」裡的自述: 1950年他從師範大學英文系畢業,『畢業後,佑德在就業訓練時加入國民黨。(3, 4, 32) 時間在19509月。

他又寫: 說是就職訓練,其實就是思想統制。 每個小組有個指導員,在個別談話時,勸誘學員加入國民黨。(…..) 不少蕃薯仔認命地加入。但是也有不少廉潔之士,認為那是卑鄙的交易,而斷然拒絕入黨。(3)

蔡德本終於加入國民黨,為什麼? 因為他自己認命,或因為他自己受不了卑鄙的誘惑? 他在著作裡首先借他舅父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著作裡他的舅父也不是一個小說建構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世界裡的真實人物,是一位如蔡德本描述的、『很受鄉親尊敬』(3)的醫生,在朴子執業的H姓醫師。他告訴蔡德本:

入黨吧。但是並非為了個人的榮達而入黨。國民黨雖然腐敗,但表面上還是標榜民主,比起共產黨來,還算不錯,有正義感的台灣青年()多多入黨,漸漸成為黨內多數的話,有一天台灣人的發言權會增強,台灣人的主張也會實現。(4)

姑且不論這些話很不像是1950-1951年代的時代語言,而比較像是後來的反共意識形態的文字和口氣。他的舅父(H醫師)真的會在那個時代說出那樣的話嗎?

蔡德本的舅父H醫師是一位日本醫學大學出身的台灣人格者。當全台灣正處於二二八大屠殺之後的那個腥風血雨、繼續追捕殺戮、小鎮朴子幾十位富正義感的優秀青年和大學生以及許多鄉民被逮捕、被酷刑、被判重刑、被判長期牢獄、被處死刑的年代H醫師真的會『率直明快』地說出比起共產黨國民黨還算不錯, 有正義感的台灣青年()多多入黨,(4)這樣的話嗎? 這個問題早在日文版的「蕃薯仔哀歌」出版的1994年就不能對質了,因為H醫師早在1976年就往生了。(H醫師: 19041023生,19761012日逝。)

但是找不出歷史證據的事,一般不太愚笨的讀者都可以依靠邏輯推理,找到事實真相。

他的舅父(H醫師)真的會在那個時代說出那樣的話嗎? 首先,入黨吧!』這種口氣好像說,世界上只有一個黨。這種口氣好像出自國民黨人的口,H醫師是一個國民黨員嗎?

其次,如果H醫師真的說『國民黨還算不錯』那樣的話,那麼他還配『受鄉親尊敬』嗎? 一般不太愚笨的人(當然是指正直明理、有志氣的台灣人)就會直接回答:他不配! 反之,如果H醫師沒有說那樣的話,而蔡德本後來卻以自己的語言,轉嫁成為H醫師的意見,以做為蔡德本自己加入國民黨的藉口,那麼他簡直陷他已去世的舅父H醫師於不義。H醫師有說、或沒說,事實只有一個,兩者只有其一: 他若『受(正直明理、有志氣的台灣人)鄉親尊敬』,他就不會說『國民黨還算不錯』那樣的話。相反,他若真的說『國民黨還算不錯』那樣的話,他就不配『受(正直明理、有志氣的台灣人)鄉親尊敬』。真相只存在於兩者之一。 這不能以『小說形式』為由,模稜兩可,逃避探究真相。此外,我們還可以再比較H醫師說的另一句話; 他說:『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但是在台灣投下更有破壞力的無限炸彈-蔣政權。』(139)「更有破壞力」一詞在台灣當時具體的時代背景下不是指對建築物的破壞力,而是表示國民黨蔣政權殺人更多。按照正直明理的人的邏輯推理,H醫師對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真正的評價會是什麼?

任何人,若利用往生者已經不能說話回應,而以自己的語言塞給往生者,以掩飾自己不高尚的動機和目的,或為自己脫罪,那麼這樣的人在現實世界裡若不是愚蠢,就是罪行,或兩者都是愚蠢因為這樣的人自以為可以藉此瞞過讀者。

蔡德本真的如他自己說的,並非為了個人的榮達而加入國民黨』嗎?

要判斷一個人,不能僅僅以他自己所說的話為判準,而更要以他的行動以及行動所追求的目標與結果為量尺。

7-2 蔡德本自認為是一個反共主義者、國民黨的走狗
關於加入國民黨的事,蔡德本自己的心理是矛盾而投機的。一方面他知道,那是可恥和罪惡,是同流合汙,卑鄙的交易,『有如把靈魂賣給撒旦一樣(3, 4)。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那是個人通往榮華顯達的途徑。結果,敵不過追逐私利與榮達的誘惑,終而選擇了出賣自己,以消除矛盾-加入國民黨。他對自己具備先見之明的眼光-偷偷摸摸地及早加入國民黨終而獲得好處,獲得一份頗為『難得的甜頭』,難掩喜悅與得意。他回憶,自己因為具備國民黨員這項『不可缺少的必需條件』,『三年後,果然有效應了。』他終於獲得『難得的甜頭』-獲得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3,4,32)

然而,為了自己的國民黨員的身分,加上因而獲得公費留學美國的甜頭,蔡德本的心理現在處在被羈押時產生了新的矛盾,並且變得心虛怕人指指點點。但是做為一個激烈的反共主義者、又是一個忠貞的國民黨員(甚至加碼升級為『國民黨的走狗(237)卻是他現在面對審判時免於被定罪的護身符。於是為了解決這個新的矛盾,他以小說的手法編造一個故事、一齣戲。他現在不惜把自己變成既是一個『會被人唾棄的反共主義者[41]、又是一個見不得人的國民黨的走狗(237)他怎麼布這一局戲? 他能不能解決這個新的矛盾?

蔡德本運用小說的手法虛構一個故事,編造一齣戲,其實是一齣爛戲: 他利用一位同時代的政治受難者吳哲夫,以他(吳哲夫)的名義在監獄裡散佈一則「想不通的傳言」說:『蔡佑德是反共的,常常和(馬克思主義者-IT)鄭文峰激烈爭辯。』(236, 237, 257)。接著他又自戀又心虛地幻想著朴子同時代的政治受難者因為猜疑他,羨慕他,嫉妒他,才在背後說他是一個反共主義者,說他是國民黨的走狗是一個『一意謀求私利升官發財的人。(236) 蔡德本更是疑神疑鬼、胡思亂想、自言自語:

政治受難者哲夫是不是面臨死亡而萌起羨慕佑德罪輕的心理? 他在獄中受盡折磨時,佑德卻在美國領優厚的美金,過悠哉悠哉的生活。他有充分的理由猜疑佑德是不是國民黨的走狗。他也一定會羨慕佑德,羨慕會不會變質為嫉妒…..?(237)

雖然蔡德本運用小說的手法編造一齣戲,虛構一個故事。但是,吳哲夫可不是小說建構的角色,而是真實的人物,他的真名是吳哲雄[42],是朴子人、台大政治學系的學生,醫師的兒子,是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被判處十五年徒刑。

蔡德本編造這一齣戲的架構是: 一方面利用真實的人物哲夫(吳哲雄)之名,表演一齣虛構的故事: 哲夫為了掩護蔡德本免於被判刑,在監獄裡散佈虛構的「想不通的傳言」以便襯托、襯証蔡德本國民黨的走狗、因而是一個忠貞的國民黨員、而且也是一個激進的反共主義者,而不是一個共產黨員。蔡德本另一方面也在法庭上利用吳哲夫(吳哲雄)的傳言和猜疑,迎合法官,跟著咒罵兩位真實世界裡、都已於1950年被槍殺的的真實人物,咒罵這兩位『馬克思主義者鄭文峰周慎源叛徒』。(237, 257)為此他還被審判長『冷笑幼稚,(被斥責)居然抬出死人來作證。』(257)此外蔡德本還再附上他自己在美國留學時預先準備的『擁護中華民國的演講』的照片當證據(255-256)向法官進一步證明他自己是一個激進的反共主義者,也是一個忠貞的國民黨員。

之後蔡德本感謝吳哲夫(吳哲雄)掩護他的巧妙用心,而開懷大笑。『佑德覺得如釋重負,尤其是了解了哲夫傳話的用意,更是特別高興。(…..)佑德哈哈大笑起來。』(257)

吳哲夫(吳哲雄),一個反國民黨的熱血青年、正義學生,被國民黨政權判刑十五年,身在白色恐怖的獄中竟然可以(竟然會去)散布傳言,以便掩護一個只受感化、乖順的國民黨員蔡德本! 太神奇了! 這在當時真實的白色恐怖世界裡,即使吳哲夫(吳哲雄)蔡德本的親戚或摯友也絕不可能。這只能存在蔡德本虛構的小說裡!

蔡德本自以為聰明、天衣無縫地編造這一齣細膩而完美的戲。其實他編造了一齣爛戲,我們要把它揭露出來-他如果不是弱智淺薄,就是愚蠢!

蔡德本身為台灣人、又是一個國民黨員、留美回台、被監禁、又懼怕別人指指點點他是一個國民黨的走狗(237)。他一生都陷在這個矛盾裡。他嘔心瀝血四十年寫出一部「蕃薯仔哀歌」,這部著作也不能幫助他從這個矛盾的漩渦裡脫身出來。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青年,他們每一個人對社會與公共事務都滿懷熱情、理想,關心台灣,追求社會正義,並且要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主義社會。他們在蔡德本的筆下個個都是富正義感的好漢、烈士,他們怎麼會去羨慕、嫉妒那些為了鑽營個人的私利、謀求升官發財而加入貪腐、殘暴、敗逃的中國國民黨的小人物呢! 蔡德本值得富正義感的好漢烈士猜疑羨慕嫉妒他嗎? 蔡德本,他沒有這種價值!

相反,不是那些政治受難的好漢和烈士猜疑蔡德本,而是他猜疑、汙衊政治受難的好漢和烈士四十年! 不僅猜疑、汙衊,他甚至對政治死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




8.     蔡德本對政治死難者及其家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

『佑德看見他的朋友們一個一個被抓進去,而以叛亂罪名被處死刑或重刑時,總是黯然流淚,非常同情。』(237) 蔡德本黯然流淚? 非常同情? 令人作噁的虛偽假慈悲! 他不正是在1950年國民黨政權開始進行恐怖統治的時代加入國民黨,並藉以追求個人的甜頭和榮華的前景嗎!

楊城松(真人真名:葉城松)是台大學生聯誼會會長。蔡德本寫道:『四六事件後,當然他(葉城松)名登黑榜,不得不逃亡。現在被捕,當成首謀者被槍決,也是意料中事。這是極其自然的演變。真令人惋惜。』 (439448) 蔡德本竟然認同國民黨政權殺人的殘酷,他冷血得無以復加!
____________________

蔡德本更冷血輕佻的還有: 在「蕃薯仔哀歌」裡他虛構一個何姓特務,然後,他們兩人再虛構故事,輕佻對談。(87以下)

何特務問蔡德本:「文邦的妹妹是什麼名字?
蔡答:「叫做素雲。」
何說:不愧是大美人。我曾看過她一次。」何問:「好像還沒結婚? ..... 聽說有很多大學生追過她。…..為什麼婚期慢了?
蔡答:「不怎麼慢吧?

蔡德本接著自言自語:如果說婚期慢的話,原因不難猜想。合乎她理想的那些青年俊彥幾乎都被()捕光了。留下來的,離她的理想太遠,都是些沒有骨氣,正義感薄弱,只顧追求名利的男子。 (88)
何再問蔡:「玉坤是不是也追過她?

蔡德本在另外一個虛構的場景裡再編造一篇冷血輕佻的故事: 『素雲知不知道玉坤對她的單戀呢? (316-317)

心思細膩、觀察敏銳的讀者可以從上面方框裡的對話裡發覺什麼重要的內容嗎?
以上蔡德本創作的劇情人物,文邦、素雲玉坤三人都不是小說虛構的人物,而是朴子的真實人物。文邦(真人真名:鄭文峰); 素雲(真人而非真名,是鄭文峰的親妹妹鄭素娟); 玉坤(真人真名:張璧坤)鄭文峰張璧坤兩人是台大法學院左派組織的同志,兩人都是政治死難者。

蔡德本創作的這齣輕佻冷血劇情的時間背景是1954-1955年間。那時,在真實的世界裡,鄭文峰[43] (和朴子其他兩位青年,李水井黃師廉)才於195061日被逮捕。鄭文峰的母親黃秀英女士在他被逮捕後不久也因另案入獄,同年9月才出獄。不久後鄭文峰就在19501129日被處死刑。鄭文峰的父親鄭慶朝醫師,戰爭結束前被徵召擔任軍醫,他在1945年初乘船赴戰地途中船隻被美軍空襲沉沒而過世。鄭文峰的母親和妹妹那時正因親人在不到六年間遭逢兩次生離死別而處在極度悲痛中。同一時間張璧坤也正被囚禁在獄中,面臨死刑。而且其他的朴子『青年俊彥幾乎都被()捕光了。(88)在那腥風血雨的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的婚事一樣歷經深重的苦難。此情此景,蔡德本竟然還能夠與審訊他的何特務冷血輕佻談論『素雲不愧是大美人』,也談論素雲和玉坤的兒女私情。做為一個尚在監獄裡等待待審問的政治犯蔡德本竟然還能夠與一個審訊他的特務冷血輕佻談論其他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的男女私情,這是何等不合正常人性的情理、而是近乎愚蠢、嫉妒、無恥、冷血的虛構!

何姓特務不是別人,正是蔡德本本人最無恥的替身與心理投射! 何姓特務說的話就是蔡德本自己想要說的話! 

在漢文版的「蕃薯仔哀歌」出版的1995年,即在鄭文峰和張璧坤先後1950年和1956被槍決後的40-45年後,蔡德本自己也已70歲了,他為什麼還要在「蕃薯仔哀歌」裡虛構這一段45年前的青年男女的私情呢!?

我們講到這裡,希望心思細膩、有人性的讀者能夠感知我們深沉的苦痛使我們不忍心再說出更憤怒的語言。我們長嘆: 蔡德本輕佻、冷血、無恥、無人性! 他在政治死難者鮮紅的血泊裡自言自語取樂令人鄙夷! 蔡德本啊,你怎麼那麼又嫉妒又仇恨玉坤(張璧坤)?! 你對鄭文峰的妹妹怎麼那麼冷血輕佻?! 面對我們的責難,你是不是又要囁囁嚅嚅地說: 『那些都只是小說而已。』冷血無恥的懦夫!

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所做的還不止這些。前面已經提到: 藉「蕃薯仔哀歌」這部著作極盡汙衊白色恐怖的死難者。

9.     蔡德本入妄想、疑神疑鬼、自戀、懦夫的哀嚎

前面已經提到: 蔡德本以『小說形式』為藉口,以不實的、虛構的、甚至是捏造、謊言、以充滿著疑神疑鬼的幻想和幻覺、以及自戀的語言,「汙衊誣衊台灣白色恐怖統治下的受難者與死難者」,並且也以小說做藉口,企圖閃避別人對他的指責與批判。他汙衊了誰? 他汙衊的主要對象就是「蕃薯仔哀歌」一書裡除了蔡德本自己以外占篇幅最多的人物-張玉坤。張玉坤不是小說建構的人物,而是真實的人物,他是與蔡德本同時代的朴子人。他的真實姓名是張璧坤蔡德本為什麼要誣衊張璧坤?

蔡德本,不像同時代朴子那一群加入組織、常常走上街頭、反壓迫、反剝削、反國民黨政府、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富正義感、熱血的左翼青年。蔡德本是一個中國國民黨黨員,躲在國民黨懷抱裡、忠心耿耿、乖順不越矩、鑽營私利、等待甜頭、也如願獲得甜頭-獲得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他是一個留美回台的英文教師,榮達可期,前途不可限量。哪知回台不久他就被國民黨政權的情治機關羈押13個月。

出獄後,蔡德本終其一生,陷於自戀的幻想,把自己幻想為一個受到「受到意想不到的歡迎的人物」(183以下, 216) 、一個「無可救藥的好人(310)。他自戀幻想,卻怨控別人:如果不是玉坤的牽連,佑德很可能是一名改革學校教育的佼佼者,前途似錦。(471)。他呼天搶地,哀嚎自己似錦的前途」,13個月的牢獄之災給毀滅了。

蔡德本自從1954年被約談羈押以後直到1994/1995年出版「蕃薯仔哀歌」的四十年間,長期陷於嚴重的猜疑、幻想、幻覺、妄想、疑神疑鬼。他沒有任何證據,卻在「蕃薯仔哀歌」裡虛構人物,捏造不實,憑著猜疑與幻覺,就認為,他自己被張璧坤牽連”(471),被他 誣賴”(166),被他告發”(73),被他密告為共產黨員(166, 308, 310),才遭此牢獄之災。事實上蔡德本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共產黨員,他沒有被牽連、被誣賴,被告發價值

就這樣蔡德本患了嚴重的被迫害妄想症然而他不是認為自己被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所迫害,而是幻想自己被張璧坤牽連。於是他出獄後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出版了一本477頁的「蕃薯仔哀歌」,就是想藉這本著作為他自己那區區短短的13個月的牢獄而呼天搶地,發出懦夫的哀號。

蔡德本疑神疑鬼猜疑的事,他無法證實,張璧坤也不能反駁,也不能對質。因為張璧坤已不在人間,他已於1956年被處死刑,血染馬場町。他已經不能講話了。蔡德本終於可以在「蕃薯仔哀歌」盡情地汙衊誣衊張璧坤了。

憑藉著那區區短短的13個月的牢獄資歷,再加上這一本積四十年的幻覺幻想、心虛、疑神疑鬼和編造謊言的結晶-「蕃薯仔哀歌」,蔡德本竟然就能夠混進台灣政治受難者的行列,並且在世紀之交他也竟然就能夠在台灣派的陣營裡和文評界賺得幾響掌聲。

這裡要順便請一些自許為民主的台派特別注意: 被獨裁政權下獄迫害的人有可能是冤獄;然而,並不是所有被獨裁政權下獄迫害的人都是民主人士或台灣派。例如,我的一篇研究指出,孫立人將軍獨裁者蔣介石父子軟禁一生,那是冤獄案。這件冤獄案使得有一些不明真相、自許為民主的台派竟然要為他的冤獄案平反,為設立他的紀念館而奔走。殊不知孫立人正是蔣介石獨裁政權在台灣施行白色恐怖統治的一位積極的共犯[44]

國民黨政權的白色恐怖、腥風血雨的1950年代上半期,一如蔡德本自己描述的,當朴子那些「富正義感的青年菁英幾乎都被殺光、被逮捕光(88)、並且遭受酷刑、被判重刑、被處死刑、被長期牢獄的時代,對比這些重刑、酷刑與死刑,蔡德本在1954/1955年間被他所屬的中國國民黨政權羈押,判定無罪感訓13個月,這又算甚麼呢! 這是不是只能算是區區短短的時日,何足呼天搶地,發出哀嚎呢!

蔡德本是不是遭遇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冤獄,這需由他自己去和他所效忠的中國國民黨政權爭辯。他不去找國民黨政權爭辯,卻用了四十年的準備時間,並等待四十年,等待1987年解嚴之後才敢出版「蕃薯仔哀歌」。更甚者,這本著作竟是用來汙衊誣衊政治受難者,而不是用來與國民黨政權爭辯! 懦夫啊!

「蕃薯仔哀歌」一書,不是在描述蕃薯仔的悲哀,而是在宣洩蔡德本自己的幻想、幻覺、妄想、疑神疑鬼、猜疑、又嫉妒又仇恨、汙衊誣衊、自戀與懦夫的哀嚎!

「蕃薯仔哀歌」一書主軸就在這裡 !!

1950年代的台灣左派犧牲慘重。但是我們,左派受難倖存者與死難者的家屬、遺族,只有傷痛,沒有悲哀; 我們沒有像懦夫蔡德本在他的『自序』裡說的『哀音綿綿』。我們不需懦夫的同情與憐憫! 英雄不需懦夫撰寫墓誌銘!
____________________

蔡德本說:如果文邦不加入共產黨,而加入國民黨,他一定可以升到相當的地位,…..(64) 蔡德本又說:文邦『這樣一個家子弟成為馬克斯的信徒。』(33) 文邦是真實世界的真實人物、朴子富正義感的熱血青年,台大經濟系學生鄭文峰,他在那個時代不加入國民黨,而加入共產黨。他早在195061日就被逮捕,很快不到半年就在19501129日就被國民黨政府槍決了。

這些台灣左派,不僅反國民黨政府,不僅要推翻國民黨政府,而且關心台灣,追求社會正義,並且要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主義的社會。然而蔡德本盤算的卻是:加入國民黨可以升到相當的地位。(64) 這樣的一位只想如何高升官位的國民黨員,怎麼可能了解一個家子弟 成為馬克思信徒的情操!

蔡德本怎麼可能有足夠的智慧、高度和氣魄了解那個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左派思潮、左派青年的理想和行動,以及左派運動在人類追求社會公平正義、追求社會進步與人類解放的社會演化史上的歷史意義呢?!

(待續) 

==============
開始撰寫 2014/9/12
最近撰寫/修訂 2015/11/26; 2016/1/1
=================


附件:
張碧江的文章: 「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
                           
                          「朴仔腳月報」第36  張碧江的文章



張碧江的日文與漢文手稿

==================

其他的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台灣政治受難者數位資料庫: http://www.twgiga.com/web/orang/org01.asp

張碧江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45-354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朴仔腳月報」第36 張碧江的文章; 張碧江的日文與漢文手稿的照片: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張白鶴、張緞(張瑛玨)姊妹訪問紀錄,載於: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者):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三輯,台北1999,第二輯,頁625-6412)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14-322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張英哲:19702000年歐洲台灣人的社會-政治運動: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本文原載於:台灣史料研究,第37(20119月出版),頁139-143;另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3940,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594,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610)

黃金和、黃郁文母子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1-306

鄭素娟女士(鄭文峰之胞妹)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周慎源: 參閱1)周慎平先生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下冊,頁581-584。另參閱2)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 周慎源在24:00-25:00 分段):周慎源在1950年化名楊仔逃亡到桃園蘆竹中福村,受當地農民吳清溪兄弟掩護收留。1951111日周慎源在桃園中路茄苳溪橋附近被特務射殺,屍骨無蹤。吳氏兄弟後來也都被槍決。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5-24

吳逸民訪談文,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紀錄):【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IT)

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楊玉輝: 台灣 四.六事件前後的暨大台灣學生,張璧坤和劉碧堂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原載於:「台胞之家」(20091123) http://www.tailian.org.cn/n1080/n1141/n2827/n2887/678892.html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者) /張炎憲(真相研究小組召集人):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20062月,頁168

1946年台灣旅中公費生- 民視新聞台 台灣演義 2015/4/5首播

10:00分段(分鐘段落): 1947/2/28 以後公費生考試因社會經濟通貨膨脹而停招; 19475月開始出現「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
13:00分段: 中國國民黨政府開始在武漢大學逮補示威者,並開槍射殺三名學生。
16:00+32:00分段: 許雪姬女士憶祖父,她是公費生許益悟的姪女。
22:00分段: 滯留中國的台灣人在中國文化革命時期遭受批鬥。



民間真相和解與促進會http://taiwantrc.org/

曾建元 (2009/1/19) : 哀音綿綿、蔡德本與《蕃薯仔哀歌》裡的嘉義朴子左翼青年身影,原刊登在「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job_id=145699&article_category_id=1565&article_id=75972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4-48

曾建元(2009/1/7):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載於「極光」,第83期,(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8-40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曾建元(2008/12/23):葉城松小傳(1923-1955.9)載於「極光」,第86期,(2009/1/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152799.html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4-37

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藍博洲: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 1994, 1995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98-136

陳俊哲(2014/12/8): 朴子歷史場景二三事,https://zh-tw.facebook.com/Chiayi.Puzi.School/posts/755043987904820

【臺灣故事島】王吾公、林文達、烏蔚庭:我們臺大四六驚魂記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17.html

楊武男(Yang, Bulam)(2012/3/16):《學潮再現》四六紀念開幕演唱會─四六事件在師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m9jicbJ4w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Abohome)(2006/12/15): 安息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mDOtZ3WkQ

Whitedoor-1950(2012/6/1): 安息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R8xj32Gz8 

謝聰敏(2014/6/6): 葉城松和張璧坤-獻給嘉義的勇士們, 載於: http://taiwanrevolution.blog52.fc2.com/blog-entry-86.htm

羅美行(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臺灣光復後回大陸升學的回憶, http://www.scimao.com/read/1872071


1946-滯留在大陸的國民黨公派生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張璧坤和劉碧堂的故事在11)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鐘明宏(2014): 一九四六.被遺忘的台籍青年,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3439; 紙本(沐風文化出版 2014)
(Blurry 鐘明宏應是同一作者,他的資料有很多不正確。)


歸鴻亭(2013): 紀念228事件66週年 展出涂炳榔10年黑牢生涯記實http://newnet.tw/mobile/comment.aspx?num=5654(在這一篇訪問稿裡涂炳榔提到一位朴子的台大學生陳元智。這一位可能是國民黨特務的線民。)

為紀念228事件66週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繼去年11月舉辦「228事件與青年學生特展」之後,今年仍以小人物的生命故事為主軸,策劃「228參與者的生命軌跡:涂炳榔特展」,希望透過19歲學生涂炳榔參與1947228事件倖免於難,後又閃過1949年的四六事件,但卻還是沒躲過1952年白色恐怖10年牢獄的傳奇遭遇,見證那個動盪的時代氛圍。

涂炳榔今日親自出席這項特展,他說,19歲他以同等學歷考取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遭遇政府武力鎮壓學生運動事件,只是因為臺大學生陳元智自白書裡提到1949年暑假曾經參與臺大經濟學系學生張璧坤主持之讀書會閱讀《唯物論辯證法》,結果4個臺大學生歐振隆、吳崇慈、吳逸民、洪育樵,一個師大學生也就是他,以及2個社會青年吳哲雄、洪金盛,一共7個人先後被捕。()



※※※


註釋


[1] 本文以下圓括弧裡的數字,若無其他註明,就是指「蕃薯仔哀歌」一書的頁數。蔡德本是嘉義朴子人,他的生日: 1925126日。(253)
[2] 參閱「蕃薯仔哀歌」的作者自序。
[3] 黃永川: 「蕃薯仔哀歌」,載於:菜脯根月刊,1997825日出刊;引述自: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這篇文章的電子檔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4] 參閱: 彭明敏為「蕃薯仔哀歌」撰寫的序,載於此書的頁9-10
[5] 參閱: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6] 張碧江:蔡德本的著作「蕃薯仔哀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原載於: 朴仔腳月報,第36(休刊號)199877出版,第6頁。(參閱本文的附件。) (張碧江不是一位文學界或文評界的人物。他的這篇文章的原手稿有日文版與漢文版,而刊登出來的是漢文。漢文的電子檔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5/03/blog-post.html)
[7]  鄭文峰張璧坤兩人是政治死難者、台大法學院左派組織的同志。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8]  參閱: 張英哲: 15 後語 謹以這篇文章獻給,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7/15.html;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2.html ; 另參閱: 曾建元(2009/1/7):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載於「極光」(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10] 陳凱劭( 200899):蕃薯仔哀歌:白色恐怖的日子又將來臨 http://blog.kaishao.idv.tw/?p=2111#more-2111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1] 林佩蓉、陳慕真: 在闇黑的年代、為理想掌燭的作家,訪談前輩作家蔡德本,載於:台灣文學館通訊,第18期,20082月,頁72;這一篇文章的PDF檔可用關鍵詞「在闇黑的年代」Google-搜尋獲得。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2] 曾建元 (2009-01-19) : 哀音綿綿、蔡德本與《蕃薯仔哀歌》裡的嘉義朴子左翼青年身影,原刊登在「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job_id=145699&article_category_id=1565&article_id=75972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4-48 這篇文章沒有1950-1953年的蔡德本的身影。
[13] 在吳濁流的作品台灣連翹裡面有他自己以及其他很多真實的人物。有論者把這部作品看作是吳濁流的自傳小說。我們則認為,它不是小說,而是以文學的筆調寫他自己、也寫真實的他人以及社會政治批判。吳濁流在此著作裡臧否許多真實的他人,然而他沒有為了自己的私情私利而以虛構的敘述汙衊他人
[14] 參閱: 蔡耀景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27和頁295-354
[15]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者) / 張炎憲(真相研究小組召集人):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20062月,頁 168
[16] 參閱: George KERR (1965): Formosa Betrayed (柯喬治: 被出賣的台灣陳榮成譯,日本東京玉山學舍出版,1973年初版。)
[17] 參閱: 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5-24
[18] 參閱: 1)周慎平先生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下冊,頁581-584。另參閱2)台灣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013/9/11): 1949四六學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hBex0AyxY&feature=youtu.be ,( 周慎源在24:00-25:00 分段):周慎源在1950年化名楊仔逃亡到桃園蘆竹中福村,受當地農民吳清溪兄弟掩護收留。1951111日周慎源在桃園中路茄苳溪橋附近被特務射殺,屍骨無蹤。吳氏兄弟後來也都被槍決。3)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19] Vgl. David Salomon : Demokratie, Köln 2012, S.94 ff.. 
[20] David Salomon : Demokratie, Köln 2012, S.96.
[21] 邱國禎(1998, 2007):近代台灣慘痛檔案,第五輯,李水井等11位知識份子同一天被槍決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myword_index.htm; http://www.southnews.com.tw/Myword/05/myword_05010.htm#1曾建元(2009): 李水井小傳(1920-1950/11): http://www.greatroc.org/thread-4975-1-1.html.
[22] 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23] 參閱:黃金和、黃郁文母子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1-306
[24] 蔡瑞欽、謝傳祖、楊舞井、林榮村,四人屬「台南市委會朴子小組案」,楊舞井和林榮村兩人是朴子栗仔崙國校教員,資料參考: 藍博洲: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1995年,頁169
[25]  根據官方資料黃嘉烈於19497月由張璧坤介紹加入共產黨。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03,註釋22; 111113
[26]  參閱: (1)「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台大法學院支部葉城松案」和「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李水井案」,載於:李敖審定: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二輯,台北1991,第一輯,頁186-190(2)曾建元(2008/12/23):葉城松小傳(1923-1955.9)載於「極光」,第86期,(2009/1/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152799.html ;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4-37
[27] 參閱:張白鶴、張緞(張瑛玨)姊妹訪問紀錄,載於: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者):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三輯,台北1999,第二輯,頁625-6412)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14-322
[28] 曾建元(2008/12/23):周愼源小傳(1928.3.-1952.11). 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36-37
[29] 參閱: 楊玉輝: 台灣「四.六事件」前後的暨大台灣學生,張璧坤和劉碧堂是真正的革命者、男子漢,原載於:「台胞之家」(20091123) http://www.tailian.org.cn/n1080/n1141/n2827/n2887/678892.html
[30] 參閱:(1)「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委會李水井案」,載於:李敖審定: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二輯,台北1991,第二輯,頁93-105(2)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118
[31] 張碧江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45-354
[32] 涂炳榔先生訪問紀錄,載於: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頁216
[33]  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
[34] 蔡耀景受訪記錄,載於: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1995,頁324-343
[36] 曾建元:曾群芳同志的故事,連載於:台灣日報,2004.12.30.2005.1.07.,頁17,引述文分載於200515,6日和7日;在引述文裡括弧內的文字和下畫線是本文作者所加。
 另外,曾建元的一篇研究指出:「台大法學院支部」在1949年當時的台大校園裡的活動力是相當活躍的。「台大法學院支部」在書記葉城松和張璧坤(分別於194910月和19505月-張英哲增補)相繼逃亡後,台大的學生運動才沈寂下去。參閱:曾建元:台大校史的補白-戰後台灣校園政治事件之研究,載於: http://www.wufi.org.tw/%E5%8F%B0%E5%A4%A7%E5%8F%B2%E7%9A%84%E8%A3%9C%E7%99%BD, 2005年。另參閱: 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37] 涂南山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63-104,引述自頁86
[38] 涂炳榔先生訪問紀錄,載於:吳文星採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頁216
[39] 金恆煒接受「新台灣新聞週刊」專訪(2006/9/1):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3458
[40] 吳逸民受訪摘要,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資料):【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
[41]  反共主義者在那個時代是會被愛好民主的人們唾棄的。
[42]  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11以下。
[43] 參閱:鄭素娟女士訪問記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307-312; 曾建元(2008/12/23):鄭文峰小傳(1929.1.-1950.11). 載於「極光」,第80期,(2008/12/23):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7923561.html; 此文另載於: 嘉義縣政府發行: 嘉義縣文獻第34期,20093月,頁41-43
[44] 參閱:張英哲:自許為民主的人士應如何看待孫立人將軍,本文原載於:台灣史料研究,第37(20119月出版),頁139-143;另轉載於: http://medphilosoph.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3940,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594,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4610)
[45] 澤東文集是蔡德本在「蕃薯仔哀歌」裡為了誣衊張璧坤而自編的故事(107) 台灣在戰後到1950年那時代是否有毛澤東文集,待考。就算當時有毛澤東文集,它也不是台灣青年認識社會主義的重要著作。
[47] 根據官方資料黃嘉烈於19497月由張璧坤介紹加入共產黨。參閱: 許進發: 左傾知識青年的肅清,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載於: 台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者)吳樹民 (發行人):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2009年,頁103,註釋22; 111113
[48] 吳逸民訪談文,陳銘城訪談撰稿(訪談時間無紀錄):【民報專文(2014-10-08):吳三連長子吳逸民曾坐政治黑牢13年,載於: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ba33506-dc94-44b3-8661-07a8d35dc047 (張英哲註: 在這一篇訪談文裡吳逸民提到:1952年台大經濟系的同學張璧坤被捕。』這件事的時間有誤; 張璧坤不是在1952年,而是在195428被捕。-IT)
[49] 涂南山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63-104,引述自頁90以下。
[50]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41243
[51] 參閱: (1)Blurry (今生今世): 1946-滯留在大陸的國民黨公派生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M.1408947260.A.B4C.html;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1946-台灣到中國大學就讀的學生 (張璧坤和劉碧堂的故事在11) https://www.ptt.cc/man/MdnCNhistory/D84F/D3E2/index.html; (2)鐘明宏(2014): 一九四六.被遺忘的台籍青年,頁215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3439
(Blurry鐘明宏應是同一作者,他的著作有不少不正確的資料。)

[52] 黃玉坤憶張璧坤,出處: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54] 參閱: (1)盧兆麟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8; 郭振純受訪口述,載於:李永熾(發行人),採訪記錄:胡慧玲/林世煜:白色印記,白色恐怖1950,頁166; (2)黃玉坤憶張璧坤,出處: 黃玉坤先生訪問紀錄,載於: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執行):戒嚴時期台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白色恐怖事件查訪,二冊,台北1999,上冊,頁238
[55] 例如: 曾建元: 張璧坤小傳(1924.9.5.-1955.9.26). 全文原載於「極光」,第83期,(2009/1/7):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8054085.html
======================================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