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馬克思的商品概念的形成 3. 商品做為資本的產物

張英哲

卡爾馬克思的商品概念的形成
 
3. 商品做為資本的產物

馬克思在1859年完成《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冊》之後,於18611863年間又撰寫一份《政治經濟學批判》。這一著作可以被看做是《資本論》的第二草稿。在這一份草稿裡馬克思完成了他的剩餘價值理論,並且給平均利潤率、生產價格、地租、利息、再生產和經濟危機等的理論寫下了一些主要的內容。[1]

在建構商品理論方面的新進展,則見於他在1864年完成的著作《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2]。在18631865年這期間他還寫了《資本論》的第三草稿(Der dritte Entwurf)。在這些草稿裡他第一次以三冊的幅闡述他自己的經濟學理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總過程的型態。[3] 而《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就構成這第一卷的第六章,不過第三草稿的第一卷的手稿也只有這一章的手稿流傳下來。[4] 可是另一方面,這《第六章: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卻沒有被馬克思收進《資本論》的第一卷的最終版本。代之的是,在1867年的《資本論》第一卷的第一版的結束部份只出現一個關於《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總結性的段落。[5] 但是,就是這一段落,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第一卷的第二版裡又把它刪除了。[6]

《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包括三個部份,對此馬克思做如下的說明:『本章要考察三個問題:1) 做為資本產物的商品,做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產物的商品;2 ) 資本主義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3) 最後,資本主義生產是使這個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特殊資本主義特徵的整個關係的生產和再生產。』[7]

以上三部份對應著生產過程的客觀的直接結果,即產品,也就是直接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產生的直接產品就是商品、剩餘價值與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而這些社會關係的基礎是資本家階級與僱傭勞動者階級之間的階級關係

馬克思首先撰寫「1) 做為資本產物的商品」,不過在為了付印而做最後的修訂時,他卻把這一部份放置到最後,並把它標示為「III) 做為資本產物的商品」,因為他認為,這一部份構成從「資本生產」向「資本流通過程」的過渡,即向《資本論》的第二卷的過渡。[8]

1858年的《大綱》到1867年的《資本論》的寫作過程裡,馬克思在此1864年的《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這一著作裡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商品做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結果來加以研究。[9] 《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這一著作在他研究過程裡的特殊地位在於:把三個論述的整體置於一個主要的目的之下,即置於「前提與結果/Voraussetzungen und Resultate兩者之間的辯証相互作用之下,而加以研究。他不僅分析生產過程的最終結果,並且也把這個最終結果的商品拿來與做為生產過程的前提的商品自身相比較,從而商品生產的特殊性質就顯現出來了。[10]

前此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簡單流通的領域裡研究那種做為資本起源的商品,即做為資本前提的商品。現在他在此分析這些做為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結果的商品,並分析這些前提與結果兩者的相互作用,從而在商品裡發現了一些新的規定。他發現商品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也是其結果這些現象,並且在理論上把它們闡述為一種圓圈式的循環(Zirkellauf)。這個理論邏輯符合商品生產的實際歷史發展。

馬克思認為,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在歷史上原來就屬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的時期的經濟範疇,它們不但不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做為自己存在與發展的歷史前提,反而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前提。商品和貨幣,一方面都是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形成的基本元素前提Elementarische Voraussetzung),但是它們只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才發展為資本;另一方面它們也都只有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整個體系裡才到達它們自身的全部意義。只有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的生產基礎上,即在充分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分工的條件裡,商品才在事實上轉變成為財富的普遍元素形式(Allgemeine elementarische Form,同時也成為財富的普遍元素形式。這裡可以看到,那些原屬於過去的生產時期的經濟範疇,如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獲得了特殊的歷史性質。這裡還必須強調兩個重點:1) 只有當勞動力本身普遍地轉變為商品的時候,商品生產才必然會導致資本主義的生產;2)只有資本主義生產才使商品轉變成為所有產品的普遍形式。[11]

馬克思還指出,做為資本的前提的商品是不同於做為資本的結果的商品,做為資本的結果的商品從兩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規定:1)如果說,在簡單流通裡,做為資本的前提的簡單商品,關於那種體現在此商品之內的社會必要勞動從何而來,這個尚未決定,那麼,『做為資本的產物的商品包含一部分有酬勞動,一部分無酬勞動。』[12] 前一部分是用工資支付的等價交換,後一部分則被資本家不付等價而占有、即無酬占有2) 做為資本的產物的個別商品已失去它本身的獨立個性,並且表現為資本的整體產物的組成部分,即資本的商品量(Warenmasse)的組成部分;每一個這樣的單個商品做為商品量的這個組成部分,現在都是『資本的價值和資本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承擔者。』[13] 馬克思從這些新的規定得出結論:1)資本的直接生產過程,就其形式規定而言,是由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兩者不可分的統一;2)資本和勞動力的交換變成為只是形式的交換。[14]

對做為資本主義的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商品的分析,關聯著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的研究,這構成向《資本論》第二卷的過渡,因為現在商品表現為資本流通過程的起點。

做為資本的結果的商品必須進入流通,因為它們(商品)還是不完全的結果。若要達到它們自身完整發展的概念,它們還必須經歷更多的「形式轉換」、或說「形式變化」(Formverwandlungen bzw. Metamorphosen[15]。做為資本的直接產物的商品,馬克思說,『就商品的形式(按商品的經濟的形式規定性)來看,商品是不完全的結果在商品能再做為財富(或者以貨幣的形式,或者做為使用價值)執行職能以前,商品先要經歷一定的形式轉化-商品必須重新進入交換過程,在交換過程裡經歷這種形式轉化[16]

這裡可以看出,做為資本的結果的商品只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整個體系的一個過渡的因素(Moment),或說是的戰時的因素。因此,對這個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單獨闡述,也只是在前提與結果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範圍內的一個因素而已。

馬克思之所以沒有把《第六章: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放進《資本論》的第一卷的最終版本裡,其理由Antonowa 認為在於,『馬克思在闡釋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時候碰到了困難,這個題材和他的分析方法都超出直接生產過程的範圍。如果研究者沒有把生產過程就其全部(im ganzen)來加以考量的話對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的闡釋在理論上會是不完全的。』[17]

 ==============

註解

[1] R. Hecker: Zur Herausgabe des Marxschen „Kapital“ und der Vorarbeit, in: 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H.4/1982, S.484.

[2] Marx: Resultate des unmittelbaren Produktionsprozesses. (Nachdruck) (im folgenden „Resultate“), Frankfurt 1969;馬克思: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以下漢文本簡寫為:馬克思:結果)。

[3] Einleitung (zu Karl Marx, 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63-1867), in: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Gesamteausgabe, Zweite Abteilung, Band 4, Text, Teil 1 (MEGA II/4.1), Berlin/DDR 1988, S. 9*..

[4] W. Schwarz: Strukturgeschichte des Marxschen Hauptwerkes. Vom „Rohentwurf“ zum „Kapital“, Berlin 1978, S.198.

[5] Marx: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Erster Band, Hamburg 1867, in: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 Zweite Abteilung, Band 5 (MEGA II/5), Berlin /DDR 1983, S.619.

[6] Antonowa/Schwarz/Tschepurenko: Der Dritte „Kapital“-Entwurf von 1863-1865, in: Marxistische Studien. Jahrbuch des IMSF(Institut für Marxistische Studien und Forschungen) 7/1984, S.394-409.

[7] Marx: Resultate, S. 3;馬克思: 結果,頁3

 [8] Marx: Resultate, S. 3 u.91;馬克思: 結果,頁34

 [9] W. Schwarz: Strukturgeschichte des Marxschen Hauptwerkes, a.a.O., S. 205.

[10] Antonowa/Schwarz/Tschepurenko: Der Dritte „Kapital“-Entwurf von 1863-1865, a.a.O., S. 399.

[11] Marx: Resultate, S. 91-93;馬克思: 結果,頁4-6

[12] Marx: Resultate, S. 95;馬克思: 結果,頁9

[13] Marx: Resultate, S. 95;馬克思: 結果,頁10

[14] Marx: Resultate, S. 93 u. 94;馬克思: 結果,頁67

[15] Marx: Resultate, S. 114;馬克思: 結果,頁32

[16] Marx: Resultate, S. 89f.;馬克思: 結果,頁23

[17] I. K. Antonowa: Der Platz des Sechsten Kapitels „ Resultate des unmittelbaren Produktiosprozesses“ in der Struktur des „Kapitals“ , in: Beiträge zur Marx-Engels-Forschung, Heft II/1982, S.6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